1.惠更斯
目镜(H)
Al@. KTK `'5vkO> ]t&^o** F&+qd`8J 荷兰科学家惠更斯于1703年设计,有两片平凸
透镜组成,前面为场镜,后面为接目镜,他们的凸面都朝向
物镜一端,场镜的
焦距一般是接目镜的2-3倍,
镜片间距是它们焦距之和的一半。惠更斯目镜
视场约为25-40度。过去,惠更斯目镜是小型折射镜的首选,但随着
望远镜光力的增大,其视场小,反差低,色差,球差场曲明显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所以目前这种
结构一般为
显微镜的目镜采用。
H2Z
e\c O0
Uh 2.冉斯登目镜(R)
$B<:SuV# g]N'6La j+3rS G,B4=[Y 于1783年设计成功,也是两片两组结构,由凸面相对,焦距相同的两个平凸透镜组成。间距为两者焦距和的2/3-3/4,其色差略大,场曲显著减小,视场约为30-45度,目前已很少采用。
SO STtuT IC8%E3 3.凯尔纳目镜(K、RK)
~:0w% zkqn>
?*
, _Yp~Oj 是在冉斯登目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出现于1849年,主要改进是将单片的接目镜改为双胶合消色差透镜,大大改善了对色差和边缘像质的改善,视场达到40-50度,低倍时有着舒适的出瞳距离,所以目前在一些中低倍望远镜中广泛应用,但是在高倍时表现欠佳。另外,凯尔纳目镜的场镜靠近焦平面,这样场镜上的灰尘便容易
成像,影响观测,所以要特别注意清洁。美国一家公司在凯尔纳目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研制出了RKE目镜,其边缘像质要好于经典结构。
]xoG{%vgb XjP;O,x 4.阿贝无畸变目镜(OR)
f}*:wj Ndb7>"W z$~F9Es9 Olh{<~Fv 1880年由德国蔡司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阿贝设计,为四片两组结构,其中场镜为三胶合透镜,接目镜为平凸透镜,该目镜成功的控制了色差和球差,并把鬼像和场曲降低到难以察觉的程度,它还具有40-50度的平坦视场和足够的出瞳距离,在各倍率都有良好表现,一直被广泛采用。
wD$UShnm9- `jr?I {m; 5.爱勒弗广角目镜(ER)
\G)F* ":s_O. l1O"hd'~s j`$$BVZ 1917年研制成功,是专门为需要大视场的军用望远镜设计,是其后所有广角目镜的鼻祖,结构为5片三组,视场高达60-75度。非常适合观测深空天体,由于边缘存在像散,所以不太适合高倍设计,其在低倍时的表现是非常出色的。
#pK"
^O*! uifVSf* 6.普罗素目镜(PL)
Uey'c1 n{etDO $?k]KD Q[q`)~| 又称为对称目镜。由完全相同的两组双胶合消色差透镜组成,其
参数表现与OL目镜相当,但具有更大的出瞳距离和视场,造价更低,而且适用于所有的放大倍率,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目镜,曾派生出多种改进型。
q~W:W}z UuF(n$B 7.Nagler目镜
"dDrw ]P; ; Ad5Jk WK7?~R%rq q TN)2G
一种于1979年由美国人设计的高档目镜,有着82度的惊人视场,优质的边缘像质和舒适的出瞳距离,以及复杂的结构和高昂的价格,和超过一公斤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