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找了一点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楼下的继续补充! ]|732Z
[NKWudq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能直接使用专门的长焦距镜头,也可能是运用摄像机变焦距镜头中的长焦距部分,所拍得的画面效果和造型表现是一致的,具体有以下一些特点。 |d:URuG~:I
IA+>dr
1.视角窄 6XX5K@
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于40°,例如:镜头焦距25 mm,视场角为 45°左右。镜头焦距50 mm,视场角为 23°左右。镜头焦距75 mm,视场角为 14°左右。镜头焦距100 mm,视场角为 12°左右。镜头焦距150 mm,视场角为 8°左右。 Je?V']lm
(以上数值均为近似值)。 _IY)<'d
=jG3wf*
2.景深小 ,fYO>l';`f
&0ULj6jj
景深是指当镜头针对某一被摄主体调焦清晰之后,位于该主体前后方的景物也能形成清晰影像的纵深范围。景深受光圈(F值)、物距(拍摄距离)和镜头焦距三个因素影响,在F值、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愈长景深愈小,例如:焦距25 mm、F值为4、物距6米,景深从4米至11.5米,景深范围为7.5 米。焦距50 mm、F值为4、物距6米,景深从4.8米至7.9米,景深范围仅得3米。如果用150 mm焦距的镜头、F值为4、物距6米,景深范围仅为0.3米。 } g
W C`1;(#G
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bUqO.FZ[
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景深小,从图3-2中可以看出,画面中呈现的景物范围受到前后(景深范围)、左右(视场角)的"夹击",因而画面中只能表现出较小的空间范围。 {'vvE3iZ
TbXZU$[c
4.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 3@}_ F<"*
_wX'u,HrC
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纵深方向的景物, 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弱,使镜头前纵深方向上的景物与景物之间的距离减小,多层次景物有远近相聚、前后重叠在一起的感觉。 mKn[>M1
tL
IE^
5.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 Q!|71{5U
RF6|zCWuI
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有将远处物体拉近的视觉效果,如同人们生活中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那样。由于长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远在10米之外的细小物体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触摸到似的。观看这种镜头拍摄的画面,很难对景物与摄像机之间的实际距离作出准确的判断。 c=Z#7?k=Uz
1}'Jbj"/
6.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 ev+NKUi=
Wh4lz~D\@
长焦距镜头对横向于摄像机镜头轴线方向的运动物体表现动感强,主要原因是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比较狭窄,当运动物体作横向运动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通过镜头视角内的视域区,表现在电视画面上的形象是,物体从画框一端入画,很快地通过画面从画框另一端出画(见图画3-3)。此时画框的两端实际上就是镜头视场角的两条边线,狭窄的视角使画面表现的空间也很狭窄,人物从中通过时在画面上产生了迅速的位移,使观众觉得人物的运动速度很快。 fc\hQXYv
Bq2}nDP
长焦距镜头对于迎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来,或背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去的运动物体表现出一种动感减速弱的效果。主要原因由于长焦距镜头压缩了景物的纵向空间,一段"漫长"的道路被挤压在一起,减缓了物体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的运动所应引起的自身形象的急剧变大或变小的变化速度。人们对纵向运动物体速度辩别的重要标准--物体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视差比例变化减慢了,使人觉得该物体运动速度缓慢,好像位移变化不大,总是处在一个位置的似的。 $jc>?.6
61C&vm
用广角镜头或用变焦距镜头中的广角部分拍摄的电视画面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B]0J#_
({i|
1. 视角宽 w'qV~rN~tc
l_kH^ET
广角镜头的视角要比人的正常视角宽。一般来说广角镜头的视角宽于60°。 }Rf }
iG
X0C\87xfG
例如: 镜头焦距16mm ,视场角65°左右。 ~MQN&
}M9'N%PU
镜头焦距12mm ,视场角86°左右。 eM~i (]PY
%?
iE3j!q
镜头焦距10mm ,视场角98°左右。 :Z+(H +lyZ
VLOyUt~O#
(以上数据为近似值)。 iu:e> r
+~[19'GH
2. 景深大 +nqOP3
2<J82(4j
广角镜头不仅能包容视域更宽的景物,而且能够展现纵深方向上更深远的景物。 AM }OLHj
)c!f J7o:
例如; 镜头焦距25mm ,F值4,物距6米,景深从3米至于11.5米,景深范围为8.5米。 "5YsBih
CP?\'a"Kt
镜头焦距16mm ,F值4,物距6米,景深从3米至于25米,景深范围为22米。 0\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