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 邓寿鹏 5Q.z#]Lg
Sp^jC
Xu
当代制造业十大特点 i}}}x
)1 =|\
1.制造科技创新和信息化进程加快; >2@ a\
2.产品及服务的知识与技术含量增加; e+7x &-+
3.基础性资源稀缺推动了节约和替代; $][$ e
4.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的压力较大; (#%R'9Rv
5.用户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凸显; U8s&5~IPn
6.跨国研发、制造、采购与合作风行; ju%t'u\'
7.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技术壁垒加剧; PXJ`<XM
8.知识产权维护和诉讼争端不断; T!pjv8y@R
9.全球、区域、本土等多层次市场分割走向融合; Ceco^Mw
10.国际资本全球游弋与制造中心的转移。 n;,>Fv
{5N!udLDr5
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日趋结合,波音777以数字化手段的生产方式使得研发周期缩短了40%,工程返工减少了一半。另外,由于大量运用计算机建模和仿真,今天的飞机、地面交通工具,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建模和仿真做得更快、更好。充分利用新一代IT技术的航空器,由于大量使用了新型复合材料和更加电子化,使得飞机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行。 Ri&?uCCM
/ng+IC3
另外一个趋势是军用与民用技术兼容的价值转换。过去把军事价值最大化,现在是和平时期,要保证军民兼用技术,不能单独追求军事价值,而是要军用和民用价值并重,因此要实行兼用体制,使这种价值得到相对的平衡。 PTFe>~vr*
Fu6~8uDV{{
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态势 yHt
`kb2
.*+KQA8
制造业在发达国家继续增长,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现状如何?在服务业已占GDP70%的美国,制造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美国制造业的原增长速度为4.3%,而近些年的年增长率则低于4.3%,部分原因是美国经济近一时期十分不振。主要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和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有着严重的差距,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为26.23%,低于美国22.99%,而且低于日本和德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都非常明显。在2000年,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人为3.8万元人民币,相当于美国的4.38%,日本的4.07%和德国的5.56%,差距非常明显。我们创造的生产率只有这些发达国家的4%或5%左右。 X'KkIo
:
f]JLFg7
从90年代到本世纪初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十分良好。如今是全球配套来制造各种装备,包括航空器。例如S92直升机在全球配套,机头是由台湾的航空工业发展公司制造,机尾是景德镇制船公司制造,中国的海峡两岸制造了S92的机头和机尾,而核心部件旋翼都来自美国,巴西、日本、西班牙制造其他的关键部分,这就是全球配套的航空器制造。 |"XxM(Dm
)OgQ&,#
为什么全球要配套?这里有什么差距?在美国单位小时的劳动成本为30美元,欧洲和日本均为24美元。但在中国只要2美元,这样的劳务成本优势十分明显。虽不是最低价,但较价格更低的南亚,中国的劳动力素质远远比南亚强得多。所以前些年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入中国,就是成本优势导致的经济结构。 OJ Y_u[
"f-z3kL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35.3%,占全国工业的78.68%,上交税金的90%,从业人员占90.7%,出口占全部贸易的91%,这一现状表明没有制造业就没有中国工业。虽然我国的工业增加值高居世界第四位,与德国接近,但仍只有美国的1/3,日本的1/2。目前,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着现实的五个机遇: ] f~mR_E
ZJeTx.Gi6
1、世界新科技革命引领我国制造业现代化、高技术化。
oiY&O]}
)i{B:w\ ^
2、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制造业的长期、持续、稳定的需求。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