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317649
-
- 注册时间2020-06-19
- 最后登录2025-11-24
- 在线时间1891小时
-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摘要 e,U:H~+] 'X?xn@? VirtualLab Fusion为表面和(光栅)区域提供了灵活的通道配置。通过调整通道配置,可以轻松实现所需的建模方案。我们以一个具有两个表面的光波导为例来演示通道的配置。通过不同的设置,我们展示了所产生的光路。此外,我们在波导面上添加光栅区域,并演示了区域的配置,以及这些区域的光栅参数。 UD.bb Jxe+LG
c$g@3gL x}] 56f 建模任务 ;m(iKwDt u7!9H<{>P 如何调整表面上的通道和可能的光栅区域,以及如何用这些设置来控制模型。 Zl9@E;|= w_(3{P[Iz
i>F=XE %nZl`<M 表面通道 ":Wq<Z' bNea5u## 初始化 Y?0/f[Ax,y - 使用两个平面来模拟石英玻璃制成的平面光波导,厚度为5mm。 ]O@$}B];) d?2V2`6 JWn26, I%[e6qX@ 表面通道 ux; ?WPyr *G19fJ[5 初始化 (eN7s_ - 使用两个平面来模拟石英玻璃制成的平面光波导,厚度为5mm。 y?$DDD -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为波导定义一个独立的Y轴旋转30°。 r\Nfq(w A6&*VD `3+i.wR Z>rY9VvWD 2B,O/3y 表面通道 &k}f"TX2 3nxG>D7 通道定义 @R[{ - 每个表面有四个可能的通道,至少要激活一个通道进行追迹。 m#7(<# - 可以为每个表面单独定义通道。 l:85 _E - 通道的不同设置会导致不同的建模方案。 F/>_PH57 ^J'_CA ~3&{`9Y :KLXrr 表面通道 }#XFa# .w2 ID
8Lo#{` d1j9{ 表面通道 E[H x$Dq0FX!%_
=&HLz
7| ,^(]zZh 区域通道 mDB 'Uok<; 表面上的区域 LFp "Waiv -可以在表面上定义单个区域,并单独定义其光学特性,包括通道设置。 M^FY6TT4O #+I'V\[
IrLGAQ0 rwm^{Qa 区域通道 C-'hXh;hQ }lJ;|kx$
区域定义 :GHv3hn5 -在第一面建立一个长方形区域。 Fnw:alWr -设置区域大小为2.25 mm×2.25 mm,中心沿x方向为-3.6 mm。 K5""%O+ 7>vm?a^D2&
2eT?qCxqc \8`?ir
q" 区域通道 I=Y>z^4 @-N` W9 区域定义 *b~6 B M$ -在第一面建立一个长方形区域。 GD
W@/oQr -设置区域大小为2.25 mm×2.25 mm,中心沿x方向为-3.6 mm。 .KsR48g8 -将此区域定义为具有单一透射系数T0 = 50%的光栅,和单一反射系数R0 = 50%的光栅,这就构成了一个半反射镜。 (\V
i_ -在这里,我们只使用零次衍射阶,这与通常的透射或折射引起的反射是相同的。 bOS)vt*V c0!.ei
op,L3:R\Z M>8J_{r^ 区域通道 M6Fo.eeK3 区域定义 JKfG/z| - 按照与表面相同的规则,为这个区域设置通道。 O] _4pP j0jl$^
E8Dh;j bF)G+IH 带有光栅的区域通道 6*OL.~WE $o^Z$VmL 区域定义 gEA SYIQ - 可以在给定区域上定义一个衍射光栅。 1J@Iekat FMfpjuHk
gL; Kie6Z +n3I\7G> 带有光栅的区域通道 D:)Wr, 26 Bf_$BCyGW 区域定义 "
\$^j#o -可以在给定区域内定义一个衍射光栅。 >ZA=9v -我们在第二表面上增加一个矩形区域(侧长2.25mm),沿x方向以-8.2mm为中心。 sE1cvAw9l 8a)AuAi?!
enoj4g7em^ "tK%]c d- 带有光栅的区域通道 En5oi %x)bZ=An 区域定义 WWT1= #" -可以在给定区域内定义一个衍射光栅。 f0<zK! -我们在第二表面上增加一个矩形区域(侧长2.25mm),沿x方向以-8.2mm为中心。 /@os*c|je -定义一个2微米周期的理想光栅,指定的衍射系数为: }Q7y tE T0=10% [U\?+@E* T+1=60% 5pO|^Gj1 T+2=10% |"H 2'L$ 1^iBS
*O?c~UJhhV !e$gp(4
带有光栅的区域通道 8fR(y~_gF Bq0 \T
0, 区域定义 UZZJtQt -可以在给定区域内定义一个衍射光栅。 X/!_>@`7? -我们在第二表面上增加一个矩形区域(侧长2.25mm),沿x方向以8.2mm为中心。 O&`.R|v -定义一个2微米周期的理想光栅,指定的衍射系数为:
%H{p&ms T0=10% Bd>~F7VWs T+1=60% yDWIflP0; T+2=10% E?m~DYnU %!|w(Povq
;*K4{wv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