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超透镜的超透镜
据18日《自然·通讯》杂志报道,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物理学家展示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实现了迄今超透镜最小光学损失,突破了衍射极限近4倍,他们成功的关键是彻底移除了超透镜。这项研究有望推动超分辨率显微镜的改进,也可推进癌症诊断、医学成像、考古学和法医学等领域的成像。 ![]() 科学家们利用一种新的超透镜技术,通过虚拟后观察技术来观察宽度仅为0.15毫米的物体。初始光学测量显示物体“THZ”(代表所用光的“太赫兹”频率)(右上);正常镜头后(左下);以及超透镜之后(右下)。 衍射极限的存在限制了人们用光学仪器能够分辨出来的最小细节。如果人们想要观察一个100纳米大小的细菌,无论用什么颜色的光都会发生很强的衍射,导致看不清楚细菌的形状和结构。而试图用超透镜打破这一限制的尝试都遇到了障碍,因为其光学损失大且成像效果差。 悉尼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实用的方法,打造出一种“没有超透镜的超透镜”。为了做到这一点,团队将光探测器放置在远离物体的地方,并收集了高分辨率和低分辨率的信息。通过更远距离的测量,探测器不会干扰高分辨率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