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镜(Beam splitter)可被运用在许多不同的场合。一般而言,入射光抵达二向分色分光镜(dichroic beam splitter)时,会根据
波长的差异产生穿透或反射的现象。这篇文章将说明如何在OpticStudio的非序列模式(non-sequential mode)中建立二向分色分光镜,以及如何根据需求自订镀膜结构以产生分光表面。
p;GT[Ds^ +0,{gDd+
简介
^st.bzg+[ ~4YLPMGKl 作为一个常见的
光学元件,分光镜(beam splitter)可将入射光分为折射和反射
光线路径。依据元件的型态,我们可以将分光镜分为以下三个类别:
Hyw T · 立方体分光镜(Cube beam splitters)
wc3OOyP@0 · 平板分光镜(Plate beam splitters)
-7^A_!. ·
薄膜分光镜(Pellicle beam splitters)
3c"$@W:> 在OpticStudio中,分光镜根据入射角、偏振态波长等特性将入射光分为两条不同的路径。
#!m`A+!~!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示范如何在非序列模式中完成二向分色分光镜的建立和模拟。
\,w*K'B_Y Lqt.S| 二向分色分光镜
f1a >C Myl!tXawe8 二向分色分光镜利用特殊的镀膜表面,使入射光分为如下图的两道光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假设你已熟悉基本的镀膜操作。假如还不是很熟悉的读者,建议在进行后续步骤前可以先参考这篇文章Ansys Zemax | 如何模拟部分反射和散射的表面
LEq"g7YH
a cSm+t 在市面上众多的分光镜选择中,本范例会以一款可在CVI Laser, LLC购得的款式为原型。此分光镜为短波通(SWP)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分光镜在入射光波长较短时具有高穿透率(即低反射率)。反之,当入射光为长波长时,则穿透率较低(高反射率)。下图为典型的SWP二向分色镀膜的穿透率曲线。
{M7`z,,[
"funFvY 更多关于CVI雷射二向分色分光镜的信息可以参考这个网站CVI – Home Redirect (cvilaseroptics.com)。
8>E_bxC 在下图中,我们可以依照能量的穿透率将二向分色镀膜的特性曲线分为三个部分。1) Pass band,此波长范围内的入射光具有高穿透率和低反射率 2) Stop band,此波长范围内的入射光具有低穿透率和高反射率 3) Transition region,波长范围介于前两个区域之间。
e~#"#?
92@/8,[ 为了简化模拟,我们将利用CVI提供的信息建立理想的SWP二向分色分光镜。以下五点为建立该模型的原则:
uN:|4/;{& · 不需要知道完整的镀膜分类数据报告(prescription data)
Br}& · 二向分色镀膜不受入射光偏振态的影响
NV|[.g=lg · Pass Band的穿透率为100%
uB(16|W>S · Stop Band的反射率为100%
Zy}Qc")Z · 我们不会对过渡区(穿透率由高到低的区域)进行模拟
RGeM. OpticStudio可以模拟极为接近实际镀膜的状况,因此我们不一定需要输入理想的条件才能完成模拟,这些假设只是用来帮助我们更轻易的完成本范例。
23lLoyN 本范例中的SWP二向分色分光镜具有以下特性:
p)t1]<,Of · 材质: N-BK7
+h64idM{U · Clear Aperture: 1”
UBmD
3|Zo · 厚度: 0.25”
-/#VD&MJO= · 二向分色镀膜位于分光镜(Object 2)的前表面(front surface)
`A]CdgA · Pass wavelength (在System Explorer中设定): 0.400 um
*H"IW0I · Stop wavelength: 0.525 um
-+'fn$ · 分光镜的侧表面和后表面以反射率1%(穿透率99%)的抗反射(AR)材质进行镀膜
F-\Swbx+ }~?B>vZS 初始设定
#Ub"Ii ]x8_f6;D 为了更顺利的完成后续的操作步骤,建议以附件的档案进行
光学设计。
-8L22t 如下图,范例的档案包含了椭圆
光源(Source Ellipse)、标准
透镜(Standard Lens, 模拟分光镜)和两个矩形量测器(Detector Rectangle, 分别量测反射和穿透的能量)。
A`=;yD
A@8Ot-t:\2 查看System Explorer我们可以发现:
%idn7STJ} ·
系统的透镜长度单位已变更为inches
N1lhlw6
y:U'3G- · 光线追迹相对阀值强度(Minimum Relative Ray Intensity)需设为1E-2(即光线的能量必须高于原先的1%才可被用来进行追迹)
(M1HNIM;(
LQ,RQ~! · 在波长选单中可以看到自订的两个波长,其中Wavelength 1被设为主要波长
xiu?BP?V
>m}U|#;W · 此时我们还未在分光镜上镀膜
Yy 4EM `1cGb *b/ 镀膜规格
AL%gqt] ^2gDhoO_ 为了模拟二向分色镀膜,我们会透过编辑
参数的方式更改OpticStudio内建的镀膜设定。相较于其他形式的镀膜,上述的方法有更高的自由度,允许材质的穿透、反射和吸收等特性随入射光波长、偏振态和入射角变化。此外,镀膜造成的相位变化也可被加入设定中。
1v)X]nW 以上步骤均可在未知镀膜的材质下完成。当设计者无法得知镀膜特性,仅得知材质产生的光学表现时 (例如: 当不同波长/角度的入射光抵达表面时的穿透/反射信息),这项功能将十分有助于帮助我们建立模型。
i6"/GSA
关于自订镀膜的格式,
资料会依不同的入射角(angle of incidence)初步分类。而在这个大分类下又会再依不同波长入射光的偏振态进一步细分,这里的偏振态变化是由反射和折射系数所定义,如下:
t/;@~jfr@
p!+7F\ Rs: S偏振反射系数
3)F9:Tzw1 Rp: P偏振反射系数
hEO#uAR^Z Ts: S偏振透射系数
Wq bfZx Tp: P偏振透射系数
?4X8l@fR 反/透射系数后方的参数为相位旋转角(phase rotation angle),这些角度是非必须的,忽略这些参数则镀膜的相位不会发生改变。在本范例中可以全设为0而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bH',X8gF 由于在自订镀膜时,S和P偏振态的反/透射系数可以分别被定义,因此我们能在OpticStudio中建立偏振分光镜。
|G2hm8
Y 在本范例中,我们只会针对单一入射角(45度)和两个波长(0.400和0.525 um)的入射光进行设计。如之前所述,为了简化设计我们会将二向分光镀膜定义为不随偏振态改变的类型。如此一来,S和P偏振会有相同的反射能量(同理,透射能量也是如此)。由于0.400 um的波长范围位于此分光镜的pass band,因此此处有100%的透射率和0%的反射率。反之,0.525 um位于分光镜的stop band,因此此处有0%的穿透率和100%的反射率。最终的自订镀膜结果如下所示:
,BK6a'1J
IrAc&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