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实现用飞秒激光进行石墨烯纳米加工
北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飞秒激光成功地进行了石墨烯薄膜的微/纳米制造,在没有损坏的情况下打孔,并去除污染物。该技术可以取代传统的、更复杂的方法,为量子材料研究和生物传感器开发提供潜在的进展。 石墨烯于2004年被发现,它已经彻底改变了各种科学领域。它拥有高电子迁移率、机械强度和热导率等显著特性。人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探索它作为下一代半导体材料的潜力,催生了基于石墨烯的晶体管、透明电极和传感器等一系列有用部件。 但是,为了使这些设备进入实际应用,关键是要有高效的加工技术,可以在微米和纳米尺度上构造石墨烯薄膜。通常,微/纳米尺度的材料加工和设备制造采用纳米光刻技术和聚焦离子束方法。然而,由于需要大规模的设备、冗长的制造时间和复杂的操作,这些都给实验室研究人员带来了长期的挑战。 早在一月份,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技术,可以对厚度为5至50纳米的氮化硅薄片进行微/纳米制造。该方法采用了飞秒激光,它发射出极短的快速光脉冲。事实证明,它能够在没有真空环境的情况下快速、方便地加工薄型材料。 ![]() (a) 激光加工系统的示意图。(b) 石墨烯薄膜上32个激光点的形成。(c) 经过多点钻孔的石墨烯薄膜的图像。 通过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石墨烯的超薄原子层,同一小组现在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多点钻孔而不损坏石墨烯薄膜。他们的突破性细节于2023年5月16日在《纳米通讯》杂志上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