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合作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埋底界面钝化研究中获进展
实现光生载流子的快速输运和物理空间高效分离是获得高性能光伏器件的必要条件。这需要载流子在光吸收层具有高迁移率和低复合率,其在光吸收层和电子/空穴传输层界面处的分离和后续输运同样对器件性起着决定影响。科研人员研制出晶粒尺寸接近微米量级的高性能卤化铅钙钛矿多晶薄膜,光生载流子在这些薄膜中的有效扩散长度超过薄膜厚度,能够以极低的复合率快速输运。钙钛矿薄膜制备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器件性能大幅度提升,使得器件界面性质成为制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的主要因素。 对于正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通过在钙钛矿薄膜表面构建二维/三维异质结构已被证实可以有效调控器件顶界面的能级结构,从而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后续输运效率。而由于界面修饰材料极易被后续钙钛矿薄膜制备过程破坏,器件的埋底界面(下界面,即钙钛矿光吸收层/电子传输层界面)的钝化修饰仍处于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