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面透镜整形器
参考Donald Dilworth《Lens Design Automatic and quasi-autonomous computation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书第十五章
首先选择工作目录C:\Synopsys\Dbook\
{BKu'A deHhl(U;
然后,点击“Open MACro”按钮
,打开宏C15M1,该文件中的代码如下:
wIz<Y{HA= RLE !镜头输入文件起始点
#.UooFk+Y ID LASER BEAM SHAPER ! 镜头标识
[
/w{,+U WA1 .6328 ! 定义单个波长,单位为um
}x`W+r UNI MM !透镜单位为mm
>XjSVRO OBG .352 ! 使用OBG指令声明高斯光源,束腰半径为0.35mm,孔径大小为2倍的输入光束的1/e**2点
<Vm+Lt9 1 TH 22 ! 表面1和表面2之间的距离为22mm;表面1必须在束腰位置
mK5<;$ 2 RD -5 TH 2 GTB S ! 定义表面2的半径和厚度,以及玻璃类型为来自玻璃库Schott 的SF6
,5HQHo@ SF6
b"t95qlL 3 UMC 0.3 YMT 5 ! UMC指令求解表面3的曲率,给定边缘光线的角度为0.3;
x'@0]f. ! YMT指令求解在表面4上边缘光线高度为5mm时所对应的厚度;
>xws 4 RD 20 TH 4 PIN 2 ! 定义表面4的半径和厚度,并拾取表面2的折射率
`Lb^!6`) 5 UMC 0 TH 50 ! UMC指令求解表面5的曲率,给定边缘光线的角度为0°,即光束被准直;表面5的厚度为50mm;
-$J\BkI 7 ! 定义表面6和表面7,且两表面必须平坦且重合,因为它们是AFOCAL输出
U0q{8 "Pl AFOCAL ! 设置系统无焦
RrRrB"!8nR END !结束镜头输入文件
点击PAD图标或在CW窗口输入SYNOPSYS AI>PAD,得到该透镜系统的二维图,如图1所示: 图1 粗略猜测用于激光束整形器的初始系统
W#E`h 接下来,检查能量密度,通常有多种方法:
方法一:FLUX指令
F]\(p=U. CW窗口输入SYNOPSYSAI>FLUX100 P 3,然后点击“Enter”键。得到通过FLUX指令计算出的高斯强度分布引起的光通量衰减,如下图所示。
fi^I1*S FLUX100 P 3 的含义:
(wU<Kpt?J 数字100-追迹的光线数目
n]?Yv E 字母P-主波长
4eK!1|1 数学3-表面3
方法二:FLUX像差
NypM+y 首先在CW中输入SYNOPSYSAI>STEP= 100,然后点击“Enter”键。
Gf(hN|X. A94ZG: 然后运行宏C15M2一次,其代码为: b}< T<
i"Hec9Ri DD:DO MACRO FOR AIP = -1 TO 1 ! 定义循环,设置特殊变量AIP来改变透镜数据
QE*O~Yj COMPOSITE ! 定义复合像差
A(G%9'T CD1 PFLUX 0 0 AIP 0 3 ! 使用CD1参数,计算表面3上AIP区域(循环变量)的光通量衰减
cih@:=Qy =CD1 ! 计算结果将自动放入文件夹FILE的位置1
<0T5W#H`D Z1 =FILE 1 ! 使用Z1变量参数,将文件夹FILE中位置1的结果置于Z1变量中;
yoiKt;
S = 1 +Z1 ! 将1添加到结果中,这是总的光通量,因为Z1是衰减量。
"<uaG?: ORD =FILE 1 ! 获取该值,并用于绘图的纵坐标,其横坐标为循环变量AIP
(T:OZmEO. `!WtKqr%B 最后在CW中输入SYNOPSYSAI>DD,然后点击“Enter”键。
<"F\&M`G 这样,就得到了高斯型光通量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高斯型通量分布为OBG定义的1/e**2点的两倍。
dCv@l7hE
在PAD图中点击图标 按钮打开工作表,然后点击图标,再单击PAD图的右侧放置透镜。重复上述操作,为系统添加两个透镜,如图2所示。 图2 添加两个透镜后的系统结构
首先点击按钮设置检查点,然后运行优化宏C15M3,其代码为: gsFyZ "&;8U. CHG !改变透镜
7Mq4$|qhD NOP !移除所有表面拾取和求解
TP7'tb 9UMC !UMC指令求解表面9的曲率
vFKX@wV S END !结束
5p!X}u] e59P6/z PANT ! 定义变量参数
FN jT?* VLISTRAD ALL ! 改变所有表面半径
u"eO&Vc VLISTTH 3 5 6 7 8 ! 改变表面3,表面5,表面6,表面6,表面8的空气间隔
+@*}_%^l" ,ab_u@ END ! 结束
8>^(-ca_ 0qP&hybL[( AANT ! 定义像差参数
XJJdCv^ AEC 11 1 !自动控制边缘厚度,防止边缘太薄,目标值为1,权重为1,窗口为1
x?s5vxAKf ACC 41 1 !自动控制元件中心厚度,防止中心厚度太厚,目标值为4,权重为1,窗口为1
n[DQ5l ACA60 10 1 ! 自动控制临界角,防止光线超过临界角,导致光线失败
Z3jh-{ 0 LUL100 1 1 A TOTL ! 系统总长不超过100
M 510 A P YA 0 0 1 0 9 ! 0视场表面9上的边缘主光线高度目标值为5mm,权重为10
+6paM M 510 A P YA 0 0 1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的边缘主光线高度目标值为5mm,权重为10
8 Z|c!QIU M 0 1A P FLUX 0 0 1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1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EC9D.afy& M 0 1A P FLUX 0 0 .99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0.99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I#lvaoeN M 0 1A P FLUX 0 0 .98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0.98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q~**^;' M 0 1A P FLUX 0 0 .97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0.97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5'iJN$7 M 0 1A P FLUX 0 0 .96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0.96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S%+,:kq M 0 1A P FLUX 0 0 .95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0.95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2y6@:VxSh M 0 1A P FLUX 0 0 .94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0.94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2)c;/-E M 0 1A P FLUX 0 0 .93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0.93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x~1.;dBF M 0 1A P FLUX 0 0 .92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0.92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r*$$82s M 0 1A P FLUX 0 0 .91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0.91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HqM>K*XKU M 0 1A P FLUX 0 0 .85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0.85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6 p
<n M 0 1A P FLUX 0 0 .8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0.8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I>"hn M 0 1A P FLUX 0 0 .7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0.7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WKVoqp} M 0 1A P FLUX 0 0 .5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0.5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X3nt*G1dL M 0 1A P FLUX 0 0 .3 0 10 ! 0视场表面10上在Y方向高度为0.3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B,dqT GSO 01 5 P ! 控制弧矢面上5条光线产生的OPD
O5}/OH|j END ! 结束
Hgu:*iYA SNAP ! 设置PAD更新频率
SYNO100 !程序优化次数为100次
优化后的镜头结构,如图3所示。您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由于您点击插入元件的确切位置是不可预测的。
BPf;!. 图3 通过优化光通量像差的镜头
再次评估光通量均匀性。CW窗口输入SYNOPSYSAI>FLUX100 P 10,然后点击“Enter”键。得到通过FLUX指令计算出的高斯强度分布引起的光通量衰减,如下图所示。光通量并没有改善。
%Xm3m0nsv{ 4a'O#;ho
si`{>e~`6P 在PAD图中点击恢复检查点,并打开WS工作表,在表面框中选择0,将“OBG 0.35 2”更改为“OBG0.35 1”,单击“Update”按钮。 WY=RJe2 重新优化四个透镜。首先点击按钮设置检查点,然后运行优化宏C15M3。并点击图标进行模拟退火,具体参数设置为(22,1,50): 得到新的镜头,如图4所示:
图4 重新优化后的镜头
重新评估光通量均匀性。在CW窗口输入SYNOPSYSAI>FLUX100 P 10,然后点击“Enter”键。得到通过FLUX指令计算出的高斯强度分布引起的光通量衰减,如下图所示。
+a'QHtg
光通量稍好点,但仍然不均匀。在保持光线角度控制的同时使强度分布均匀并不容易。该结果似乎表明使用四个透镜可以达到很好的平衡。
在PAD图中点击图标 按钮打开工作表,然后点击图标 ,再单击PAD图的右侧放置透镜。重复上述操作,为系统添加两个透镜,如图5所示。 图5 再添加两个透镜后的系统结构
优化六个镜头以及模拟退火优化。运行优化宏C15M4,其代码为:
&!)F0PN:u
CHG !改变透镜
AEC 11 1 !自动控制边缘厚度不小于1mm,权重为1,窗口为1
ACC 41 1 !自动控制元件中心厚度不大于4mm,权重为1,窗口为1
LUL100 1 1 A TOTL ! 系统总长上限为100mm
M 510 A P YA 0 0 1 0 LB1 ! 0视场表面14的边缘光线高度目标值为5,权重为10;LB1-倒数第2个面
M 0 1A P FLUX 0 0 1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1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0 1A P FLUX 0 0 .99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0.99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0 1A P FLUX 0 0 .98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0.98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0 1A P FLUX 0 0 .97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0.97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0 1A P FLUX 0 0 .96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0.96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0 1A P FLUX 0 0 .95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0.95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0 1A P FLUX 0 0 .94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0.94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0 1A P FLUX 0 0 .93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0.93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0 1A P FLUX 0 0 .92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0.92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0 1A P FLUX 0 0 .91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0.91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0 1A P FLUX 0 0 .85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0.85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0 1A P FLUX 0 0 .8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0.8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0 1A P FLUX 0 0 .7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0.7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0 1A P FLUX 0 0 .5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0.5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M 0 1A P FLUX 0 0 .3 0 LB1 ! 0视场表面14上在Y方向高度为0.3时所对应的光通量衰减为0
GSO 0.1 5 P ! 控制弧矢面上5条光线产生的OPD
GSR 01 5 P !控制弧矢面光线网格中所产生的光线像差
SNAP !设置PAD图更新频率,每一次优化更新一次
并进行模拟退火(22,1,50),最后得到镜头结构如图6所示:
Rg:3}T`~n 图6 优化后的六片透镜结构
CW窗口输入SYNOPSYSAI>FLUX100 P 14,然后点击“Enter”键。得到通过FLUX指令计算出的高斯强度分布引起的光通量衰减,如下图所示。
光通量完全控制在10%均匀度的目标范围内。可以使用全球面透镜来完成整形器设计,但是需要六片透镜。
首先在CW中输入指令OFF27,即关闭开关27。然后在CW中输入MFP指令,点击“Enter”键。打开MFP对话框进行以下设置:
&5*)r@+ 得到足迹图:
sOyWsXd+R' &p?Oo^ 六片透镜系统的输出光线分布。光线更多地散布在中心附近,并在边缘压缩,这对光束整形器来说非常好,使得光束均匀化。
接下来,使用DPROP命令分析衍射传播特性。在CW中输入:
CHG !改变透镜
CFIX !固定孔径光阑,建议在运行DPROP时固定光阑。原因是:如果衍射发送少量的能量,DPROP程序通常会检查比镜头允许区域更大的区域。
1 TH0 !表面1厚度为0mm
END !结束
DPROPP 0 0 13 SURF 3 R RESAMPLE !设置衍射传播参数
R'E8>ee;^ DPROPP 0 0 13 SURF 3 R RESAMPLE 的含义: fVR:m`'Iq_
DPROP-衍射传播
P-主色
第一个0- Y方向的0视场
第二个0-X方向的0视场
13-表面13
SURF-绘制一个波阵面透视图,波阵面落在表面13的顶点平面上
3-曲面图的高度
R-设定该曲面的视角为右视角
RESAMPLE-多重采样
得到DPROP分析图如下:
#
SmM5% mtfyhFk
6~ g:"}
C=LXL1x2e
1[k~*QS
WIwbf |\
>M` swEj
L_+0[A
++KY+j.^
=hV-E
D f;/t7=>d Z=: oIAe [ 此帖被小火龙果在2020-03-12 18:3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