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二十年持之以恒“打磨”稀土抛光粉
稀土抛光粉,是一种铈系氧化物,被誉为现代工业制品的“高级美容师”。由于其优越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各种光学玻璃器件、电视机显像管乃至半导体芯片和金属精密制品等,在它的打磨下,不但“颜值”高,品质也会大幅度提升。 稀土抛光粉问世几十年间,我国在这一领域从无到有、从有到大,逐渐发展成为产销量占全球90%的主导产区。 6月6日上午,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生命大楼的实验室里,57岁的李永绣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应用角度来看,最先进的技术一定是最简单的技术,为此他和他的团队二十年来持之以恒,努力在稀土抛光粉产业链中搭建一座座提质增效的“金桥”,以期在“稀土王国”的大家庭里,体现出应有的科技担当。 另辟蹊径的工艺流程 生产稀土抛光材料,与其它稀土精加工成品一样,需要将碳酸稀土混合物(料液)历经系列工序分离出符合纯度要求的结晶体。国外采取的分离技术,不但成本高、洗涤用水量大,而且产品的堆密度、颗粒度及其形貌调控难度较大,从而使得抛光粉价格居高不下,其技术壁垒和资金及环保门槛也成为横亘在国内生产企业面前的“拦路虎”。 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江西省科技厅等部门的课题支持下,李永绣团队从改变加料方式入手,创造性地以盐酸取代硝酸为分离母液,同时仅用一套设备系统便成功地解决了氯根含量超标、物性调节困难等技术瓶颈,用“小米加步枪”的成本,实现了“飞机加大炮”的品质效果,并且由于洗涤用水量的大幅度减少及对化学溶液的循环利用,其环保效益亦得到了显著提升。 自主创新的新型产品 在长期与稀土抛光粉打交道的科研历程中,李永绣团队突破稀土抛光粉必须“棱角分明”的传统概念,创造性地以碳酸稀土为前驱体,采用机械化学反应掺杂和后续表面修饰,实现了球形稀土抛光氧化物,从而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新型稀土聚氨酯高速抛光粉,其综合技术指标跃居国内领先。 作为服务于工业化生产的科研活动,李永绣始终秉持的理念,便是用专业的成果来实现生产一线的非专业操作,他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厨房上下游产品之间的“标准化配菜”。为此他带领着团队无数次往返于国内各地生产企业之间,努力完善其科研成果转化的规范化工序,从而减低乃至消除影响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