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
光学设计时间不久,也是静水流深光学第3期提高班学员,平时也经常交流,最近应静水流深光学工作室的Still_Water邀请写一篇稿子,也不好意思拒绝。虽然能力有限,但是还是整理了下平时工作中的一个简单设计,分两帖,一帖设计,一帖公差分析。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多有不足,还请各位朋友交流指导。
3
2"f'{ NLu[<u U* 1、
激光扩束系统设计指标
Ta$55K0 wYLodMaYH 该设计是整机系统中的一部分,接到的任务是对一个准直的激光进行10倍扩束,老板也不是很清楚指标,但是和激光部的人员沟通下来,
激光器出射的是口径2mm的高斯光,激光器内部有一部分整形准直。后面再进行10倍扩束的目的主要是压缩视场角度,激光器出射的激光发散角度是3.5mrad(大概在0.2°),发散角度太大,需要压缩到0.5mrad以内。
H^dw=kS U'u_'5{ 对于这样的解释也就基本上了解了,对于我
光学设计的输入就明确了,口径2mm,视场0.2°,另外波长是532nm,设计时候压缩到0.35mrad,十倍扩束压缩发散角,为加工和机械装配留余量。
ui-]%~ \Rs9B . 2、
ZEMAX光学设计部分
hhz#IA6, i(;.Y (1)系统
参数设置
d|8-#.gV ,f@j4*) ZEMAX设计三部曲,孔径,视场,波段,静水流深课程中都有详细接收,抱歉,平时经常请教他们,在这里拍个马屁,做个广告。
G9Noch9
g 1M b[S{ 孔径设置中,直接设置入瞳直径为2mm,至于切趾类型(可能分布类型更好理解),高斯激光可以选择设置均匀的,也可以选择高斯,做下来区别不是很大。另外,由于这个设计师无焦系统,所以需要选择无焦像空间。当然有人喜欢在最后一个面加入Paraxial近轴面转化为有焦系统,不做评述。
j3H_g^ _.E{>IFw ~7FS'!W,F 视场设置,点击视场,这设置就比较简单的了,点,点,点就OK了。这里和老师们上课讲的有点区别,就是视场设置归一化正常是0,0.707,1。新版本
软件中则是0,0.5,1。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大佬有知道的可以和我说下,谢谢!
]~~G<Yh:= K4]#X" =oM#]M'G+( 波段设置,也和视场一样,没技术含量了。
OT(0~,.GJ R"l6|9tmP 7w]3D (2)系统参数构建与设计
|!/+T^u 6=qC/1,l 扩束系统其实很简单,构型就是伽利略
望远镜,在ZEMAX中直接用两个平板来搭建一个初始结构,然后进行优化分析。
hk$I- $xK\$kw\ [#YzU^^Ib 这是二维图,然后添加一些操作数,进行优化边界控制。首先,由于入瞳口径是2mm,十倍扩束后,出瞳大小是20mm,用操作数EXPD来控制出瞳为20mm;其次,利用MNCA来控制住两个平板的间隔不要小于0,因为这个值是前后两个
透镜焦距之差(高斯光学下),所以需要设置变量。设置好后,变量就是两个透镜前后两个面和透镜间隔,然后进行优化。优化操作数如下所示:
YQtq?&0Ct w`D$W&3> 6(x53y__ 点击自动优化之后,几秒钟就得到了一个结果,如下所示,虽然看着结果点列图完全在艾里斑以内了,已经是衍射极限了,但是可以看出明显有些问题,就是太长,也就没有直接把这个结构给老板看了,不然估计得挨批了。可以看出两个镜子的间隔是180mm左右,第一个透镜才2mm。
3t9CN
)* @.c[z D sSc~q+xz [qxU
\OSC PVIZ
Y^64 (3)减小系统长度
)wXE\$ 减小系统长度在ZEMAX中优化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加入优化操作数控制一下就可以了。其实从理论是去分析下,优化更有针对性。由于是10倍扩束系统,那么后组透镜的焦距也是前组的10倍,那么其实控制前组焦距在合理范围内也就可以了。直接使用TTOR操作数应该也可以,但是需要考虑第一个面和第五个面,这两个不用计算进去,没有这个操作数。联系了加工厂商,得知透镜把F数控制在5以内,那样好比对样板。但是不要太小,大于1.5左右就可以了。
ng~LCffpY 这样计算了下,前组透镜的焦距控制在10mm以内,组焦距越大,筒长也就越长,就选择控制在10mm以内,优化操作数如下所示。
R4T@ ]l&W <lNNT6[/r C<(qk _ 优化之后得到了如下的系统参数,感觉要求差不多,但是咨询各个大佬之后,需要了解之后得知两点:第一,需要了解整体设备的功用,再分析系统,了解下来,一句话就是输入时高斯光,输出也是高斯光,只是发散角压缩,反应到
光学系统就是传递函数要接近1,点要在艾里斑以内,目前轴外彗差大,光斑肯定变了,不能满足要求;第二,整体设备体积紧凑,希望进一步压缩体积。
W /*?y & f mJK+ :_]0 8 (4)继续压缩筒长,优化像质
t: oQHhO? .z=%3p8+ 前透镜是负的,主要是发散作用,产生较大的正球差,后组透镜是正的,产生正球差弥补前面的。之所以像质不佳,其实就是后组弥补的球差不够,那么将后组透镜分离,变为两个透镜进行弥补,并且再优化。此时需要控制的就是后组两个透镜间隔,如下操作数所示。
;(jL`L F fJ0V|o Rkp
+}@Y_ 在分析图里面,也可看出上面分析的没有问题,看大佬都喜欢看赛德尔系数,自我感觉经验不足,多看这个图。
}_F:]lI*R iz)r.TJ )q.ZzijG/ 另外,控制系统长度,和前面对长度分析的一致,这里直接用操作数控制前后组透镜的间隔,让ZEMAX去计算,系统长度明显降下来,但是像质会变差一点,但是都在艾里斑以内,具体操作数如下图所示。
D?8(n=#[ )Vrp<"v Yyd]s\W 6k![v@2R (5)套样板,这个就比较简单了,联系你的加工厂商,要来样板文件找接近的,然后修改,修改一个局部优化一次,最后用间隔来优化补偿即可。当然可以直接导入ZEMAX,让它去完成,这里就不说了。
mXS"nd30bD Qa\,)<'D: 最后感谢下这个平台,学习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