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3B}}gB>
D
@T,j4o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始建于1952年,是以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创新为主线,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多学科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和精密机械与仪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Z~$fTW6g
?e yo2:-$
作为中国科学院规模最大的研究所,本所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带领下,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多种先进设备仪器,创造了十几项“中国第一”; 先后参与了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先后组建和援建了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成都光电所、长春光机学院等10余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单位,并为其输送了2200多名各类专业人才。共有23位在本所工作过的优秀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涌现出“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等众多英模人物;近年来,本所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两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单位”、“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一系列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曾到本所视察和指导工作。 HHT K{X+
)(y&U
本所不断凝练和提升创新目标,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的推动下,近些年来本所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创新文化、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本所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增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稳步发展,并在各自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取得了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高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开拓,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了一批国家重大任务,取得了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有效载荷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已成为我国航天光学遥感与测绘设备、机载光电平台及新一代航空遥感设备和靶场大型光测装备的主要研究、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与增强了本所作为我国大型光测装备主要研制基地的地位,并且在光电对抗、地基空间探测等领域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p +%&z_<
nIXq2TzJ
本所投资兴建的占地总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中科院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已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本所的自主研发与加工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已成为我国光电子领域重要的研发、产业和人才培养基地。 ,p0R4gi
ck-wMd
长春光机所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也是首批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作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本所现有凝聚态物理、光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光学工程、电路与系统6个博士点;凝聚态物理、光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光学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8个硕士点;物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 lO)p
iv\?TAZC
坐落在中科院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的本所研究生教育基地占地面积五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二万平方米,包括一幢教学楼、四幢研究生公寓和一幢可容纳一千人就餐的研究生食堂。教学楼内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完善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语音教室和阅览室,为研究生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本所还为研究生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每二人使用一个房间,房间内有卫生间、热水器、电话、网线和配套齐全的家具。为了丰富研究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教学楼内还设有健身房、乒乓球室、健美操室、电视室等基础设施供研究生使用,已经建成的室内体育馆也为研究生开放。 c7S<ex,
lshO'I+)*
在研究生培养教育中,本所始终围绕学科发展和科研项目的需求,以培养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让研究生直接从事科研课题研究的方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规模。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中心,健全了有关研究生培养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逐步建立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使本所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 ^-mz!{
Trm)7B*
长春光机所已经步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建设进程,在新的征程中本所将继续发扬“载人航天精神”,拼搏进取、锐意创新,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建成“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现代化研究所为目标,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5,;{<\c
X,^J3Ek>O
长春光机所硕士招生专业介绍 6]7iiQz"H
8la.N*
一、凝聚态物理专业(070205) q4Qm:|-
n
omtP }
以超快速、高分辩激光光谱技术和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以发光学凝聚态物质中的激发态过程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激发态的性质、新型光电功能材料和显示器件中的发光及相关过程。 Q:lSKf
IZniRd;
主要研究方向: sl>4O]N
JYs*1<
1.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器件与物理 bvs0y7M='
Yw4c`MyL
研究宽禁带Ⅱ—Ⅵ族半导体薄膜和纳米材料的制备、物理及其在发光二极管,激光器,探测器,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子器件上的应用。 ]MRE^Je\h
7[^:[OEE
2.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及其应用技术 <HI5xB_
A\k@9w\Ll;
研究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优化设计理论、关键工艺技术、激光及其应用物理。 tk2B\}6
KhYGiVA
3.先进稀土发光材料物理器件 ^=}~
&EV|knW
研究以稀土、过渡族离子为代表的分立中心的发光性质和相互间的能量传递规律,设计制备以新型照明、显示、光存储等为应用目标的各种先进稀土发光材料与器件。 5fSDdaO
,r+=>vre
4.半导体探测材料与器件 9^)ochY3
;"wU+
研究AIGaN深紫外光电探测器、InGaAs短波红外光电探测器、新型太阳能电池等光电转换材料、物理与器件。 2j*\n|"}{
2-. g>'W
5.发光及平板显示器件 ;F"W6G
A<QYW,:|
研究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液晶微显示及场发射平板显示器件及物理。 +|r)
;>b
DTI+VY.W^
6.有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 `{<2{}2M
Y)?4OB=n
研究新型多功能有机过渡金属光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有机电致发光、有机电泵激光、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有机电致发光显示与照明技术。 qdjRw#LS^q
"-90:"W
7.功能发光纳米材料、物理及应用研究 }Sqey:9jH
_LxV)
研究生物功能化发光纳米载体构建技术、物理及应用;发光纳米生物示踪技术和光纤生物传感器;发光纳米材料制备和新一代发光显示器件。 (/Hq8o-Fw
t? yMuK
本专业招收物理系、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化学系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aG?'F`UQ
VEd\*
二、光学专业(070207) GK2IY
0+m"eGwTm
主要从事应用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光学技术中心为依托开展研究工作。 9Or3X/:o
:~{XL >:S
主要研究方向: {M$mrmG
>/ECLP
1.短波光学 yAi#Y3!::
I7hPE7V+1
主要研究:极紫外和软X射线多层膜技术、光源技术、同步辐射光束线技术、辐射计量技术、极紫外投影光刻技术、紫外光学遥感仪器成像探测技术、空间极紫外太阳望远镜、月基极紫外成像仪及“日盲”紫外成像探测技术等。 :DR
G=-M
?so3Kj6H
2.光学设计
=3^YKI
sbQmPV
主要研究:新型以及复杂高质量光学系统和折衍混合光学系统的设计、分析、计算机辅助装调等技术。 &:nWZ!D
BAx)R6kS;
3.集成光学 _bMD|
2sk^A
ly
主要研究:光电子信息领域里新型集成光电子器件、现代光通信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的新型光电器件、聚合物波导微型谐振环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氧化硅波导矩阵光开关、阵列波导光栅(AWG)波分复用器等无源器件等。 uZW
? 0W
jgVra*
4.衍射光学 @L,T/m-HF
>OBuHqC
主要研究:衍射光学理论、衍射元件的制作工艺、折衍混合光学系统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在红外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等。 k$7-F3
P>0j]?RB
5.薄膜光学 o.Mb~8Yu
8L|rj4z<#
主要研究紫外、可见和红外波段的各类光学薄膜的设计与制作技术。 iShB^
]9]3=;b>
6.液晶光学 &YmOXKf7
.KIAeCvl\
主要研究:单轴液晶介质中的光传输及空间光调制设计、液晶/聚合物可调谐器件中的物理问题、液晶光控取向、铁电液晶的研究等。 BB1'B-O
v'TkKwl
7.先进光学材料 `Btdp:j8i
EN+WEMro
重点研究现代光学所应用的新型材料,如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电光、声光、磁光等性质的晶体及一些新型光学陶瓷材料等的制备及光学加工工艺技术。 mO?G[?*\
Sr,ZM1J
8.半导体激光器 !-|&
)Mi#{5z
研究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器集成阵列的结构设计、器件制备和应用开发技术、微纳米结构光电子物理与器件等技术。 (|I0C 'Ki
w(k7nGU]
9.光学信息融合 .]k(7F!W
pW:U|m1dS
主要研究利用光谱、图像等多种光学信息手段实施目标探测、跟踪、威胁判断中的信息融合问题与系统物理实现技术。 FJ!N)`[
U-Fr[1I6p
本专业招收光学、光学仪器、光学工程、光电子技术、物理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SrN0f0
13}=;4O
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080201) 3r%I *
'N,x=1R5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以传统精密机械制造和微米/纳米制造为基本工艺技术手段,以现代控制理论、机电系统相关设计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精密传感、精密驱动、精密检测及系统集成技术,涵盖先进制造、超精密加工、微纳技术、精密检测与测试技术等新型学科,面向航天、航空、船载、车载等大中小型光电仪器和装备的精密光学机械结构设计、机械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等重要应用,充分体现现代光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发展方向的,富有生命力的研究领域。 \I/l6H>o3
Rqa#;wb!(
主要研究方向有: C.C\(2- Rr
'4L
i
1.精密机械、仪器、系统及其CAD/CAE/CAM +`mJh\*
jQ4Pv`
重点研究空间光学、光电测控中的中大型设备精密轴系及相关机构设计、精密加工和测试技术。 6(ju!pE`
hkRv0q.'
2.微米/纳米技术 ?:lOn(0&
2j=3i@
主要研究:针对航天、生物、医疗、安全、环境等国家重要领域的应用需求,研究微尺度、多尺度、多场耦合设计理论;研究微米/纳米制作工艺技术;研究高灵敏度微型光学、声学传感器的设计方法;研究微小机电驱动、控制原理及器件;研究以光谱仪为代表的高分辨率光学分析仪器的微小型化方法;并研究以微驱动、传感、探测等为基本器件基础的多学科交叉光机电系统一体化设计与集成制造方法,获得高性能、低成本、集成化、批量化制作的光机电器件或系统。 h%E25in
j0kEi+!TVq
3.微纳机械 %[B &JhT
_0oZgt)
主要研究:空间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中微小光机电系统、微细作业系统、微型科学仪器、微驱动器、微光谱仪、微型生化芯片、微机械声波传感器、微结构工艺、卫星电磁驱动器及微型飞轮姿态控制、微测量及相关的基础理论等。 dGQy=T:
4T Gg`$e;
4.微电子专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研究 V.1sb
pI
&rq7;X
重点研究激光精细加工设备与技术,包括激光材料加工方法、激光器、精密机械、光学与数控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 #v89`$#`2
Ts}5Nk8%
5.大口径地基光电望远镜结构技术 n)sK#C-VA
:uu\q7@'
重点研究空间目标探测应用的大口径地基光电望远镜相关结构技术。 !MTm4Ls
o5BOe1_Pw
本专业招收机械学、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GdO;}&
}]=b%CPJh+
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080202) 8ftLYMX@
P7 (&*=V
机械电子工程是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而形成的一门综合学科,集成了现代光学、机械、电子、信息处理、软件工程等科学技术,体现了现代科学的学科交叉性和融合性的鲜明特点。本所从事此类研究逾四十年,在该领域的多个研究方向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经验,且一直从事大量相关项目的研制工作。 \%mR*J+
:>F:G%(DK
主要研究方向: R)nhgp(~
[LjYLm%<
1.计算机控制工程 yJ/m21f
QI0ARdS
主要包括:高精度快速数字伺服系统研究;高精度集成化光电位移传感器研究;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技术;光电测控网的数据处理、传输与交换技术等。 3543[W#a
ag:#82C
2.视频图像处理与成像跟踪 fR_)e:
zc*qmb
主要包括:视频信号处理与成像跟踪测量;目标识别、地形匹配及图像制导;弱图像信号增强及低对比目标图像跟踪;基于FFT的像移跟踪等。
lU:z>gC
*yiJw\DRN
3.动基座光电测量 m&Ms[X
lBD{)Va
主要包括:动基座的视轴稳定技术;动基座的环境适应性及减震技术;动基座的空间定位与基准传递技术等。 eq(|%]a=
`if*
本专业招收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光电技术、电子学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h@nAB\3
O|4~$7
五、光学工程专业(080300) Hu1w/PLq
}x~|XbG
光学工程是光学在工程技术应用领域的延伸,与精密机械学、应用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等有机集成,应用光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处理光学以及相关技术领域中与光学有关的器件、系统的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相关方面的工程技术,其研究重点领域涵盖空间光学、光电对抗、光电测控、光电成像及跟踪测量、先进光学制造技术等。 !yojZG MB
O4]Ss}ol
主要研究方向: H+zQz8zMC
IR5 S-vO
1.空间光学 ugVsp&i#
*>$'aQ
主要研究天基对地观测、天基天文观测、天基激光通讯、星载一体化以及天基激光对抗等技术。 i:qc2#O:J
&7E 0H{
2.先进光学制造技术 k8Qv>z
v:JFUn}
主要研究大口径离轴非球面反射镜的数控加工技术、高精度非球面光学元件的检测技术等。 K~x G+Kh
WuSRA<{P
3.航空、航天成像观测技术与仪器 R?Iv<(I
S4~^HvMG[Y
主要包括: |I)MsNF
14s+&
⑴光电成像与测绘:研究星载、机载高精度成像技术与仪器; (0Hhn2JA
s]U'*?P
⑵空间光学环境研究:研究热和机械应力环境下的性能优化; |n01T_Z)P
T/-PSfbkj
⑶视轴稳定与像移补偿理论和技术:研究动态环境下高清晰度成像技术。 XO"!)q F
B 8C3LP}?
4.光电测控与对抗及隐身技术 @<>](4D
r>$jMo.S"
主要包括: /5U?4l(6[f
:L*CL 8m
⑴光电成像测控:研究远程光电成像及高精度光电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方法; zT!JHG
_ F@>?\B
⑵主动光电成像:研究激光照明下的全天时成像技术; JOenVepQ,
`.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