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老矣?中国科技行业者的30岁中年危机
中国科技行业对年龄的限制使得很多从业者都出现了30岁中年危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成为了包括从业者和公司在内的整个科技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去年十二月份寒冷的一天,上午9点过后欧建新告别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后,前往智能手机制造商中兴通讯的深圳总部。虽然他已经在一个多星期前被公司解雇,但要求和管理层再谈谈。 “我们公司内部存在矛盾,”他曾经这样告诉妻子,“我很可能成为那个受害者。”并不清楚欧建新是否和中兴管理层进行了会谈,但清楚的是在抵达公司一段时间后,他从位于中兴研发大楼26层的办公室跳楼身亡,死时只有42岁。 四天后,欧建新的遗孀在博客平台美篇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她丈夫的文章。据其描述,中兴通讯拒绝给出欧建新被解雇的理由。 虽然随后欧建新的遗孀删除了帖子,但这个故事却迅速传播开来。在四个月的时间里,这篇帖子疯狂传播,浏览量甚至达到了数百万。虽然欧建新为何自杀仍然是个谜,但对于关注其故事的人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关注这个故事的读者群体主要集中在欧建新的年龄段。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四分之三的科技从业者年龄都不到30岁。网上的热议恰恰反映了多年来一直存在的焦虑,中国网民将其称为“30岁的中年危机”。 ![]() 中年危机(光行天下配图,来自网络) 尽管有着一头乌黑的头发、光滑的皮肤和女生般的外表,上海某科技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海伦·何西(Helen He)却深知与年龄有关的压力:现年38岁的何西被老板告知,不要招聘那些年龄超过35岁的人。她说,“大多数30多岁的人已经结婚,并且为家庭所累——他们无法专注于高强度的工作,”尽管这种传统观念或许会在不远的将来把她自己也逼回就业市场,“如果一个35岁的求职者不是想成为一名经理人,那么招聘的公司甚至连看都不会看一眼简历。” 理想主义的青年堪称美国科技产业的DNA。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都是从大学辍学,分别创办了苹果、微软和Facebook,他们所创办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充满了对权威的不屑一顾。自2015年以来,谷歌一直在加利福尼亚州与年龄相关的员工集体诉讼进行斗争;而在3月份,ProPublica的一项调查显示,IBM在过去五年的时间中裁减了20,000名美国老年雇员,同时“大幅度增加1980年以后出生的员工”。但两家公司都表示他们遵守了劳动法。 在中国的科技行业同样如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大部分知名科技公司都是由30岁以上的男性创办的。雷军在40岁时创办了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公司,预计今年上市的小米估值至少达到了800亿美元;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已经34岁,而李彦宏在成立百度时也已经31岁。科技行业中的例外是腾讯的马化腾,他创办公司时年仅27岁。然而,科技行业的新生代力量趋于年轻化——打车应用程序滴滴出行的程维和新闻聚合应用今日头条的张一鸣都是在20多岁时就建立了自己的业务。 中国各行各业对年长员工的压力依然存在,但在科技行业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对年轻人才的狂热也表明了中国对全球科技行业领导者的渴望程度。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在利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而 “中国制造2025”更是将科学技术推向了更高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