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场对机械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机械产品具有通用性与灵活性,还需要其具有较高的精度。为有效提高螺纹加工产品的螺纹中径合格率,可以在数车螺纹加工中灵活运用刀具磨耗补偿方法。 xkaed
t$Ua&w
1.数车螺纹加工中应用 G 代码编程方法的问题 bG)6p05Oa
yN}<l%
在机械产品中,螺纹零件的种类繁多且比较复杂,三角形螺纹套、三角形螺纹轴具有连接作用,在实际生活中较为常见。传统数控车削螺纹加工中,应用 G 代码编程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数控车削螺纹加工所使用的数控车床是 FANUC 型,所应用的 G 代码编程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螺纹切削指令是固定循环的,其主要用于生产圆柱型螺纹的过程中,具体指令为 G92X_Z(W)_F_;第二种螺纹切削指令是单行程的,即 G32X(U)_Z(W)_F_;第三种螺纹切削指令是复合循环式 的 ,即 G76X(U)_Z(W)_R(i)P(k)Q(△d)F(f);G76P(m)(r)(a)Q(△d- min)R(d)。上述三种 G代码编程方法均是数控车削螺纹加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需要根据降刀次数、进刀次数、螺纹外径、实际小径等进行相应的编程,以确保螺纹产品能够有较为良好的品质。但现实情况却是,因为受到了刀具磨耗等相关问题的影响,G 代码编程方法 ].gC9@C:$i
z-S8s2.Fd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像,中径合格率低,诸如此类问题的存在既会对螺纹的加工生产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也会给螺纹零件的实际应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f5nAD
v[m1R'
2 .刀具磨耗补偿应用的思考 /q`f3OV"
&#]||T-
2.1.应用原理探究
ck`$ `
baf@"P9@\A
螺纹加工中,需要分多次进行螺纹刀加工,从而会对刀具造成一定的磨损,刀具半径会逐渐变小,利用此类刀具进行生产时,难免会使工件出现一定的误差,若是其出现的误差超出公差的要求范围,就会导致产品无法满足有关生产标准的要求,进而增加螺纹中径的不合格率,尤其是在应用 FANUC- 0i 数控系统进行螺纹加工的过程中,这一现象尤为突出。再加上,螺纹加工过程中,螺纹中径的尺寸也会因为其自身特性、机床精度等所造成的影响,导致加工出的实际尺寸超出了螺纹中径公差的标准范围。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重新编制生产程序,也要对已经加工制作完成的螺纹进行重新修正。操作内容是这样的:第一步,将刀具磨耗界面打开;第二步,在螺纹刀的 X 方向上、刀号上等方面输入相应的磨耗。如果完成上述操作的螺纹零件,其中径不合格,那么就继续将磨耗输入进去,至合格为止。 wmX * n'l
JCITIjD7=
在螺纹加工时,在螺纹进给量方面,需要保留余量,一般情况下,余量采用△d 进行表示,在打开刀具磨耗补偿界后,一一输入△d1、△d2、△d3……等(它们是逐渐降低的关系),至合格为止。 k0DX|O8mXV
".fnx8v,
2.2.数车螺纹加工过程中实际应用刀具磨耗补偿的分析 C2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