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冰做光纤?能灵活弯曲,又可低损耗传输光!
浙江大学光电学院童利民教授团队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他们联合来自交叉力学中心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合作者,发现生长成单晶微纳光纤的冰,在性能上与玻璃光纤相似,既能够灵活弯曲,又可以低损耗传输光。
未来应用潜力广泛 冰的分子结构随压强改变而发生相变,一直是研究者们感兴趣的问题。但是,由于产生相变所需的压强通常在数千个大气压以上,需要使用特殊设计的金刚石压砧等设备来获得,实现条件不易。 研究团队发现,通过大应变弯曲冰微纳光纤,有可能为相变所需的高压提供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拉曼光谱是检测相变最灵敏的方法之一,我们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光谱测量技术方面有很好的基础。”郭欣说。为此,研究团队研制了一套结合低温微纳操控的原位显微拉曼光谱测量系统,通过弹性弯曲冰微纳光纤并原位实时测量最大应变区域的拉曼光谱,发现应变超过3%时,就可以出现冰从Ih相(常压相)转变为II相(高压相之一)的特征拉曼峰。同时,通过弹性弯曲还可以为冰施加超过一万个大气压的负压,这是目前其他实验方法难以做到的。因此,上述弹性弯曲技术为冰的相变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更进一步,材料对光场的响应特性取决于其组成元素、分子结构及其排列方式。研究团队预测,由H2O分子规则排列而成的冰单晶微纳光纤,在光的操控方面具有潜在优势。为了测试其光学特性,团队利用其此前发明的近场耦合输入技术,在可见光波段实现了冰微纳光纤的宽带光传输,传输损耗低达0.2dB/cm,与目前高质量平面波导相当,这种光操控能力为微纳光纤用于低温光学导波与传感提供了新的技术可能。由于理想冰单晶在可见光波段具有极低的吸收和散射特性,进一步优化制备和测试条件,将有可能在冰微纳光纤实现超低损耗光传输。 ![]() 图3 冰微纳光纤导光示意图(左图)及光学显微镜下的宽带光传输实验照片(右图) 论文评审专家认为这项研究是“对冰物理认识的重大进步”,所展现的力学和光学特性“无疑是有趣的、独特的,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童利民认为,对于冰这样一种自然界中最普遍、但又最神奇的物质,相信该项研究结果将拓展人们对冰的认知边界,激发人们开展冰基光纤在光传输、光传感、冰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发展适用于特殊环境的微纳尺度冰基技术。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2200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1527901)、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LR21F050002)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支持。 |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