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环境光条件下改变折射率的新型材料
二硫化钽微观晶体或将在3D显示、虚拟现实甚至自动驾驶汽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最新研究发现,二硫化钽微观晶体或将在3D显示、虚拟现实甚至自动驾驶汽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据工程师Gururaj Naik和莱斯布朗工程学院的研究生Weijian Li说,这种材料的二维阵列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可以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和一般照明条件下进行控制。 当他们把一个二维的小条从一个大样本上分离出来(利用的就是那个久经考验的实验工具,胶带)并照射在上面,层状材料会重新排列流经的电子的电荷密度波,从而改变它的折射率。 ![]() 沿特定轴发射的光将根据进入的光强度更改其颜色。美国化学学会杂志《纳米快报Nano Letters》详细报道了这一发现。 “我们需要一种能够改变折射率的光学材料,应用于虚拟现实、3D显示、光学计算机和激光雷达等应用中,而这是自动驾驶汽车所必需的,”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助理教授Naik说,“同时,必须要尽快实现这些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方便启用这些新技术。” 而二硫化钽是一种半导体层状化合物,具有棱柱状金属中心,似乎符合这一要求。众所周知,这种材料在室温下可以容纳电荷密度波,可以调节其导电性,但光输入的强度也会改变其折射率,折射率量化了光通过的速度。Naik说,这使得它是可调的。 当暴露在光下时,钽层会重组成一个由12个原子组成的晶格,就像大卫之星或治安官的徽章一样,它们促进了电荷密度波。这些恒星形态的堆积方式决定了这种化合物是绝缘的或是导电的。 结果也决定了它的折射率。光触发晶体形态的重新排列,改变电荷密度波足以影响物质的光学常数。 “这属于一类我们称之为强相关材料的一类,这意味着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Li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预测对某些外部刺激有强烈反应的属性。” Naik补充道:“就算激励和周围的白光一样温和,也会起作用,这是一个优势。这是我们所看到的第一种材料,会在室温下产生作用,即光的相互作用不仅发生在单个粒子上,还发生在一组粒子聚集在一起。这种现象在薄至10纳米、厚至1毫米的二硫化钽中均起作用。” Naik说:“我们认为,对于那些研究与这种材料应用相关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光将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旋钮,可以改变这种材料的相关性。”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9/200902152159.htm |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