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非球面微透镜具有超长工作距离光谱
波兰华沙大学物理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微型透镜(比人类头发直径还小),可以很容易地使用激光3D打印技术在各种材料上制造这种微型透镜,包括易碎的新型二维石墨烯材料。
增材制造是一种技术,通过将新的建筑材料层依次添加到已经沉积的层中来制造三维物体。近来,可商用的3D打印机正经历快速发展,并且3D打印材料,包括具有高光学质量的透明介质,也正在经历快速发展。这些进步为科学和技术的许多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包括生物学,医学,超材料研究,机器人技术和微光学。 波兰华沙大学物理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微型透镜(比人类头发直径还小),可以很容易地使用激光3D打印技术在各种材料上制造这种微型透镜,包括易碎的新型二维石墨烯材料。透镜增加了从半导体样品发出的光的提取,并将其出射部分重整为超窄光束。 ![]() 3D打印的非球面微透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由于印刷时间短,可以在一个样品上生产数百个这种微透镜。 由于具有这一特性,在进行单个纳米级发光体(如量子点)的光学测量时,不再需要在实验装置中包括笨重的显微镜物镜。此类研究中使用的传统显微镜的宽度约为手掌大小,重量可达1磅(0.5千克),必须放置在距分析样品约十分之一英寸(几毫米)的距离处。这些对许多类型的现代实验施加了明显的限制,例如在脉冲高磁场,低温或微波腔中进行的测量,另一方面,新镜头可以轻松地将其抬起。 3D打印技术的高速性使得在一个样品上产生数百个微透镜变得非常容易。将它们排列成规则的阵列可提供一个方便的坐标系,该坐标系可精确指定所选纳米对象的位置,并允许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实验室中进行多次测量。具体而言,人们可以完全专注于对之前研究的纳米对象进行设计和执行新的实验,而不是在最终找到所讨论的纳米对象的类似物之前对数千种其他纳米对象进行耗时的研究。 所提出的微透镜的形状可以很容易地适应所谓的2.5D微加工技术。满足其先决条件的对象可以通过在材料层上压制一个图案化的印记,在大面积的表面上制作。从微透镜的潜在应用角度来看,2.5D制造协议特别有吸引力,因为它可以很容易地扩大规模,这是未来可能的工业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