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福建物构所发现新型非π共轭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时间:2020-04-15 22:23 阅读:657 [投稿]
    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林哲帅合作进行了理论计算,证实了SiP2O10F是一种新型的非线性光学功能基元。这项工作开辟了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新体系,并为获得非心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在高端科学仪器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通常,此类材料的来源局限于硼酸盐、碳酸盐等π共轭体系,而对磷酸盐和硅酸盐等非π共轭体系研究较少。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光电功能晶体材料研究组研究员罗军华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基础前沿0-1原始创新项目及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等的资助下,在此前工作(Chem.–Asian. J.2019, 14, 4174)的基础上,通过将电负性最小的元素铯和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氟引入硅磷酸盐体系中来破坏晶体结构的对称中心,并通过中温封管反应法来避免Si-F键在高温下的断裂,成功地合成了首例非心结构氟硅磷酸盐化合物CsSiP2O7F。其晶体结构由新颖的SiP2O10F环状基元构成。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林哲帅合作进行了理论计算,证实了SiP2O10F是一种新型的非线性光学功能基元。这项工作开辟了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新体系,并为获得非心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结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2020, 142, 6472)上,文章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丁清然。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