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一位在量子世界遨游的南邮女教授
她真的不简单——在国内最早实现HOM(双光子)干涉实验、在量子界最早完成弱测量单光子到达时间实验;在量子信息领域国际主要学术期刊中发表过60多篇论文;主持和参与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79年出生的王琴个子不高,大眼睛炯炯有神,脸上常常带着笑容。学生常说,和她聊天时,她就像温柔随和的邻居姐姐。 但她真的不简单——在国内最早实现HOM(双光子)干涉实验、在量子界最早完成弱测量单光子到达时间实验;在量子信息领域国际主要学术期刊中发表过60多篇论文;主持和参与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带领学生团队实现南邮“挑战杯”特等奖零突破,比赛中研究的高性能量子数字签名项目获得两名院士肯定……在王琴的学术生涯中,类似的成绩还有很多。 ![]() 针对此前主动式多强度诱骗态量子数字签名协议存在的缺点,王琴带领的团队在自主研制的新型标记单光子源基础上,提出了被动式诱骗态的量子数字签名协议,从协议层面提高了系统安全性。同时,在实验上将量子数字签名的安全传输距离纪录提升到了200公里。不仅如此,团队还在之后的研究中研发出一套高效的变长编解码方案,最终使得签名效率实现了从50%到80%的大幅度提升。谈及研究过程,王琴表示,“遇到困难时,我会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分析原因,引导他们发现导致困难的关键点,之后协助他们解决,并全力提供所需实验条件。在参赛的过程中,给他们合理分配任务,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