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研究人员利用单个激光器在实验上实现了六个光波纠缠

    作者:实验帮译 来源:sciencedaily 时间:2018-09-08 16:48 阅读:1193 [投稿]
    在巴西圣保罗大学物理研究所(IF-USP)进行的实验成功地使六个光波发生纠缠,这些光波是由称为光学参量振荡器的简单激光光源产生的。

    更快地处理速度

    在之前的研究中,IF-USP团队使用光学参量振荡器纠缠了两种和三种模式。他们最新的实验使信息的编码空间增加了一倍。

    通过类比,这个想法更容易理解。经典比特(二进制数字)是一种双态系统,在任何给定时间只能处于一种状态 - 0或1。这是二进制逻辑的基础。量子比特(量子比特)可以表示这两种状态的1,0或任何量子叠加,因此它可以编码比经典比特更多的信息。

    纠缠对应于几个量子比特的非局域相关性。非局域性是自然界的固有特征,也是量子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之间的关键差异之一,它只能识别局域相关性。

    Martinelli解释了在所讨论的实验中如何证明这个一般原则。“激光为这一过程提供了所有的能量,”FAPESP专题项目的协调员说。“这种激光产生的光束撞击晶体并产生另外两个能量场,这两个场保持了激光的特性:具有特定频率的强单色光。因此,该系统现在由三个强场组成。每个强场耦合一对极弱的场,使六个场耦合到主场。场之间的相关性强于使用独立激光时的相关性。

    产生纠缠态的装置 - 光学参量振荡器 - 由两个镜子之间的小晶体组成。晶体长1厘米,镜子之间的距离小于5厘米。然而,由于冷却是该过程的必要条件,因此将晶体和镜子放置在真空中的铝盒内以避免冷凝并防止系统冻结。

    由单个波编码的信息受到不确定性原理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波的振幅和相位类似于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这是Werner Heisenberg(1901-76)在制定原理时考虑的变量。

    “随着纠缠,每个特定波中的部分信息都会丢失,但系统中的全局信息将以共享形式保留下来,”Martinelli说。“共享意味着当我们观察单个波时,我们会同时了解其他五个波。每个波束都会进入探测器,这种信息分布到独立的单元可以提高处理速度。”

    六个波组成一组。当从一个波中获得信息时,就是在整个系统上获得信息。当更改一个时,整个系统都会改变。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9/180906123330.htm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