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透镜芯片式显微镜
无透镜芯片式显微镜去除了镜片的束缚,通过采用传感器,采集样品的数字信息,对数字信息进行运算重建,依托现代数码设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瞬间分析大量数据。
近年来,显微镜变得越来越先进,但是,却不得不面临一些极限。最明显的极限是成像视野范围,它由空间带宽积(Space-bandwith product)决定。类似于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空间带宽积是对成像系统信息承载能力的衡量。实际上对于传统含透镜显微镜,为了提高空间带宽积的数值,需要寻找低放大倍率(<10x)和高的NA(>0.5)透镜,但花费往往数千美元,因为需要在大视场校正光学像差。同时,具有高NA数值的透镜往往非常庞大。无透镜显微镜具有几何成像芯片,样品被放置在光电传感阵列上,样品与传感平面的距离常常小于1mm。这一系统的空间带宽积可以达到一百万到一千万。造价越来越低廉的CMOS传感器和智能手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为这一成果带来很大的现实意义,不管是任何偏远的地方,人们只要携带一个轻便便宜手机大小的显微镜,就可以精确的进行疾病的诊断。 ![]() ![]() 图1.无透镜芯片式显微镜 a.结构很简单:仅需要光源、透明样品和成像传感器。 b、c无透镜显微镜可以被制作成紧凑,低价的移动设备。 ![]() 图2.无透镜显微镜的典型巴氏涂片成像 左下角虚线框为传统的40X和20X显微镜的成像视野范围,可以发现其范围相比于无透镜显微镜,非常小。 |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
-
光怪陆离:
(201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