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研究人员研究出新的激光金属增材制造技术

    作者:佚名 来源:南极熊 时间:2017-05-10 22:05 阅读:1161 [投稿]
    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新的3D打印/增材制造工艺,通过使用节能二极管激光器阵列,不用振镜,达到更快、更经济的零件加工结果。

    所以说长久以来占据业界大脑的一个共识是振镜是实现精密加工的一个关键零件。而与市场上通用的加工技术不同的是,谢菲尔德大学尝试弃用振镜。他们将这一过程称为二极管面积熔化(Diode Area Melting),通过并行使用单个激光二极管阵列,这些激光束可以被打开或关闭,根据谢菲尔德大学这种方法更快、更节能。

    来自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的Kristian Groom博士说:“我们的研究挑战了业界长期以来的信念:低功率二极管由于功率低和光束质量差,无法实现充分的粉末材料熔化。Diode Area Melting技术的关键过程是移动短波长激光阵列(808nm),增加吸收的准直效应,并在几毫秒内聚焦光束达到1400℃的熔点,产生致密的零件,这种方法可用于17-4不锈钢零件的加工。”

    Groom博士和机械工程系的Kamran Mumtaz博士计划将这种技术延伸到塑料产品的加工领域。研究小组认为设备将来有可能扩展成为多材料加工系统。这项研究获得了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的支持。

    谢菲尔德大学的这项研究的商业价值如何?还需要后续跟踪观察,就弃用振镜的这项尝试来说,据了解,此前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发布的仅售3万欧元针对中小企业的入门级SLM 3D打印机也是没有振镜。

    Fraunhofer的设备配备了140 W的激光二极管,焦点直径为250微米,并使用一个直角坐标系。该设备能够生产的金属部件高90毫米,最大直径80毫米。设备外观十分紧凑,仅占空间1.3×0.8×1.4米。通过调整打印速度和质量,研究所还尝试打印了一个中等大小的不锈钢组件,密度超过99.5%,并且可以在12小时内打印完成。

    不过,Fraunhofer的这台设备似乎并没有涉及到激光二极管阵列,此外通常来说短波长激光包含发光波长由390nm到950nm,长波长激光则涵盖发光波长由980nm至1550nm的激光,而谢菲尔德大学选用短波长激光阵列(808nm)来加工金属粉末,可以说是一次脑洞大开的尝试。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