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LED光可激发相邻LED的量子点

    作者:佚名 来源:EET 时间:2017-03-06 11:47 阅读:1228 [投稿]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近期《应用物理快报》期刊中发表有关「电驱动与电性可调谐的量子光源」研究结果,展示在单晶片上紧密相邻的两个量子点发光二极体(LED),能够发挥可调谐、全电性量子光源的效果。

    该元件具有p型掺杂区(红色)、本质区(透明)和n型掺杂区(蓝色)。经由正向偏压(左)强烈驱动的LED发射光源(图示为蓝色光束),激发相邻元件中的量子点(右)。量子点发射抗聚束光(绿色)。

    由于平面微腔的腔模匹配相邻量子点的发射波长,所以提高了向上进入收集光学元件的QD发射比例。透过改变第二个二极体的偏置,就能经由Stark效应移位转换调谐波长,而相邻二极体发射的光强度则可经由改变第一个二极体的电压加以控制。

    研究人员还证实能够调谐第二个二极体中的激子精细结构分裂,作为其整个电场的函数,使其得以用这样的元件作为纠缠光子对的光源。 


    从第一个二极体(1)润湿层发射的光被相邻二极体的润湿层吸收,在该二极体产生电荷载子并经由量子点撷取后,发出量子光源。润湿层发射(左)和量子点发射(右)是实际的数据,而显示的润湿层吸收则是发射数据的副本,而且仅用於显示元件的操作原理。

    未来,研究人员希望能提高元件的效率,为不同的二极体之间赋予更多的发射方向性,可能采用单向天线或LED之间的波导,从而提高交叉耦合的效率。原则上,一个驱动LED可以激发许多可调谐LED。而结合快速电子元件和低RC恒定元件后,则可经由改变对二极体(1)的偏置以调节「泵」,或透过改变二极体(2)的偏置以调节波长,从而依需求发出纠缠的光子。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