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继石墨烯之后又一种“神奇纳米材料”——硼烯成功制出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5-12-24 10:36 阅读:632 [投稿]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中国南开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合作研究,首次获得了只有单原子厚度的二维硼材料--“硼烯”。

    一个困扰世界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界多年的难题近日被攻克。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中国南开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合作研究,首次获得了只有单原子厚度的二维硼材料--“硼烯”。该材料因其优越的电学、力学、热学属性,被科学界寄予厚望,或将成为继石墨烯之后又一种“神奇纳米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科学》、《自然》分别刊登评论文章进行亮点报道。


    硼烯在银表面的结构示意图(红色,暗红色表示硼原子的起伏)


    硼烯表面的褶皱(源自《自然》杂志)

    石墨烯有了“兄弟”

    石墨烯是一种呈蜂巢状排列的单层碳原子结构,是目前已知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继石墨烯之后,科学家希望找到更多具有优良特性的二维材料。元素硼因是碳的“近邻”而成为首要目标。然而,被称为石墨烯“兄弟”的硼烯并非自然存在,只能人工合成。科学家对硼烯的理论结构预测已逾10年之久,但从未成功合成。即便有个别的薄膜等样品,其结构也是异常复杂。因此,硼烯的制备成为国际凝聚态物理及材料物理界公认的世界难题。

    2014年,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周向锋教授、王慧田教授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奥甘诺夫教授等基于进化算法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了一个独特的二维硼结构。该研究进一步激发了实验学家挑战合成硼烯的兴趣。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南开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美国西北大学等研究单位合作,利用高真空原子溅射的方法,首次在银的表面成功生长出褶皱的单原子层硼烯。联合团队获得的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几乎完全符合。南开大学团队承担了该研究的理论计算工作。

    强度比石墨烯高

    此次获得的硼烯材料具有优越的各向异性的电导性质和罕见的“负泊松比”现象。所谓“各向异性电导”是指由于硼烯的原子排列结构使得其表面呈现出“褶皱”,而这样的结构决定了硼烯导电属性具有方向性。而水平拉伸导致垂直方向膨胀的“负泊松比”现象也令硼烯的应用更加多样化。

    众所周知,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硬的二维材料。该研究显示二维硼在某个方向上比石墨烯的强度还要高。如此优越的力学性质,加上特殊的电学性质和热学性质,硼烯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宽广。

    “不同衬底材料、不同温度、不同厚度等条件下生长出来的硼烯也会呈现结构的多样性,从而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我们的工作拉开了合成这个新材料的序幕,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特别性质的硼烯出现。”周向峰说。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