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在成都召开
由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承办的2015年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于8月14日至17日在成都召开。
由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承办的2015年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于8月14日至17日在成都召开。昨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郭光灿表示,我国量子通信的实际应用走在了国际前沿,“我们的量子通信,在100公里的范围内已接近实际应用”。 量子计算机将改变生活 此届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在会议讨论环节设立约20个专题,涵盖光学及光学工程领域近100个子专题研究方向。来自大学、科研院所等从事光学及光学工程领域的专家等1000余人参加会议,周炳琨、郭光灿、王启明、庄松林等10位院士到场。 郭光灿院士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他主要在进行量子计算机、量子保密通信的研究工作,“形象地说,量子密码是一种无法被破译的最安全密码。”谈及量子计算机未来将如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变,郭光灿做了一个对比:“比如,在计算方面,计算机与算盘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天壤之别。未来,量子计算机诞生后,那么,现在人们使用的计算机的功能和速度和它相比,就相当于曾经的算盘。”他形象地打了个比方,“量子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比较类似于科幻片《超体》里面的超级计算机。”不过他表示,量子计算机的诞生,应该还在比较遥远的未来。 自适应光可治愈成人弱视 根据现在的医疗技术水平,弱视的治疗一直被强调最好在8岁以前进行。昨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院长、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张雨东向记者表示,目前,人眼自适应光学矫正仪已进行了上百例临床实验治疗,治疗对象的年龄均在12岁以上,其中大多数治疗对象在20岁至30岁之间,治愈率接近8成。 为何想到将常用于天文学的自适应光学系统运用于视力治疗?张雨东追溯道,“对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而言,从1998底便开始研究这项技术。”他解释说,人眼并非是完美的光学系统,除了存在近视、远视等“低阶像差”以外,还存在着难以用普通光学手段矫正的“高阶像差”。而自适应光矫正仪器就是将视觉神经系统和自适应光学矫正技术相结合,矫正人眼的高阶像差,使成年人即使在完成了视觉皮层发育后,仍有机会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视力。 |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