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超分辨显微:突破衍射极限,向纳米分辨进军!

    作者:匡翠方 来源:浙江大学 时间:2014-05-22 22:57 阅读:6059 [投稿]
    浙江大学超分辨光学显微课题组在刘旭教授的带领下,很多年前就开始了超分辨成像技术的相关研究,在超分辨成像两个主要分支上有了原创性进展。

    衍射极限

    我们能看到什么?看到多小的范围?看得有多清楚?几百年来,依靠不断进步的科学手段,微观世界正一层层揭开面纱,让人们可以看得越来越“小”,进而可以进行研究。

    人的肉眼能分辨0.1毫米尺度的物体,再小,就要借助工具。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制造了第一台用于科学研究的光学显微镜,用它观察薄薄的软木塞切片。虎克看到了残存的植物细胞壁,它们一个个像小房间一样紧挨在一起,这就是“细胞”一词的由来。

    此后,显微镜制造和显微观察技术的迅速发展,帮助科学家第一次发现了细菌和微生物。那么,光学显微镜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放大”下去,让我们想看到多小就能看到多小?科学家为此做了很多尝试,最终发现,存在一道法逾越的“墙”———衍射极限。

    1873年,德国科学家阿贝提出了衍射极限理论:光是一种电磁波,由于存在衍射,一个被观测的点经过光学系统成像后,不可能得到理想的点,而是一个衍射像,每个物点就像一个弥散的斑,如果这两个点靠得很近,弥散斑就叠加在一起,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团模糊的图像。

    阿贝提出,分辨率的极限近似于入射光波长的二分之一(d=λ/2)。可见光的波长通常在380~780纳米之间,根据衍射极限公式,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就在200纳米(0.2微米)左右。如果物体小于0.2微米,你仍旧看到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这就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有了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显像、x光衍射仪等微观观测或者显像设备,人们借助它们可以看得更“细”。那么,这些设备有没有突破衍射极限呢?他们依然遵循着阿贝衍射极限。这些设备的使用的是电子束等波长非常短的入射光,自然,它们的分辨率就高。比如电子显微镜,分辨率可以达到0.5埃(一埃等于十分之一纳米),这样就可以看到一粒一粒的原子。

    突破衍射极限

    那么,光学显微镜是否已经完成它的使命,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呢?目前,光学显微镜的研发还是世界科学家的研究热点。生物学、医学方面的研究,更希望在生命体存活的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在这方面,光学显微镜有它不可比拟的优势。突破性的进展发生在本世纪初,一个是德国哥根廷大学的StefanHell教授提出的STED方法,一个是哈佛大学的庄小威提出的STORM方法。

    STED的方法可以理解为“以光制光”。用另外一束环状的光“叠加包围”原有的光斑,这样,原有的光斑的外围部分会得到削弱,我们看到的就是更小的聚焦的点,这样就会提高分辨率。采用这种方法的光学显微镜,分辨率可以达到30~50纳米,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内部的微管。

    2006年,哈佛大学庄小威从化学生物学角度提出了她的新方法,利用荧光探针家族,实现了多色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法(multicolorstochasticopticalreconstructionmicroscopy)。她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光线“开关”,“随机”地让被观测物体上的点发光或熄灭,这样就拉远了两个发光点之间的距离,相机不断动态捕捉这样的成像,再经过计算机分析,就会形成被观测物体整体的图像。这种方法,把光学显微镜的成像推进到20-30纳米级别的分辨率,在《Science》杂志上,课题组演示了DNA模式样品和哺乳动物细胞的多色成像。

    以上这些进展,都让光学显微镜突破了衍射极限,我们称之为“超分辨成像技术”。美国光学学会把它列为21世纪光学五大研究计划之首。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