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激光技术打造“千里眼”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时间:2013-12-02 23:25 阅读:1106 [投稿]
    “‘嫦娥三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月球车组成,它们各配置了4种有效载荷。着陆器上的是地形地貌相机、降落相机、月基光学望远镜和极紫外相机。

    在研制中,该所首次引入超导技术与深度制冷技术,保证新一代低温接收机在-260℃的低温环境下,能够正常接收来自太空的测控信号,这是中国在这一新技术领域首次获得突破。王生旺透露,用仅一元硬币大小的超导滤波器,代替长达两米的传统腔体滤波器,大幅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所有低温部件,均实现自主研发。”王生旺表示。与过去相比,新一代低温接收机首次采用多信道技术,在地面应用系统中,可对接收机数据进行备份,且满足未来星地之间大容量数据传输与更高精度的测控。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昆明、乌鲁木齐4个天文站5架射电望远镜上的6套新一代S/X双频低温接收机,均由16所研制。

    新型减震器,呵护嫦娥软着陆

    月球上没有大气,无法使用降落伞,为了承受着陆时的巨大冲击,合肥科学岛的科研人员为嫦娥三号研制出新型“减震器”,帮助嫦娥在月球顺利软着陆。

    与汽车、飞机上的减震器不同,这种月球探测器上的“减震器”,一方面要有足够的强度,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吸收巨大能量的能力,而这不是一般的减震材料能够消化得了的。为此,中国探月工程选择了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固体所来承担这项艰巨的任务。而固体所的科研人员也不负众望,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金属。这种新型金属与普通钢不一样,塑性非常好,有着强大的变形能力,通过类似于弹簧一样的“变形”,可以将能量消释掉。

    嫦娥三号必须在月球实现软着陆,这将通过发动机反推并调节推力来实现。为避免冲击力“震伤”探测器,探测器需要减震设备。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所韩福生博士介绍,探测器主要靠两个设备进行缓冲,“首先就是四只脚,能够抵御纵向冲击。”又因为月球表面不平整,落地时还会产生横向冲击,“这就需要连在四只脚上的拉杆来抵御。”这种横向拉杆,就是固体所的科研人员花费数年时间研制的。

    让探测器平稳地降到月球上,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据了解,人类129次月球探测活动,共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败63次,全球仅有美国、前苏联完成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

    含多项武汉技术

    海创电子相关工程师说,2007年,海创电子曾为嫦娥一号生产过晶体振荡器。海创晶体振荡器是一种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振荡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频率发生器、为数据处理设备产生时钟信号和为特定系统提供基准信号。

    嫦娥一号项目中,除了武汉海创电子与华工激光,武汉楚天激光还提供了用于飞船红外遥感装置壳体焊接的技术装备。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