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18-12-03 12:15国产22纳米光刻机治不了中国的"芯"病
         中科院研制的这种光刻机不能(像一些网媒说的)用来光刻CPU。它的意义是用便宜光源实现较高的分辨率,用于一些特殊制造场景,很经济。
    2018-12-02 19:13青年科学家黄庚华:探月工程献青春 激光领域勤耕耘
         “除了上天,相关技术未来还可入地、入海,比如把激光雷达技术应用于汽车,或者应用到水下的海底探测,项目市场蛋糕会越来越大”,黄庚华说。他期待,通过这几个方向的发展,未来的激光雷达技术能走出高成本区间,变成更多人用得起的技术。
    2018-12-02 10:49外媒:中国科技竞争的优势来自于海量数据
         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之所以拥有数据,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而且更愿意分享数据,这为中国科技企业带来了海量数据,有利于它们开发尖端金融技术和人工智能(AI)等最新技术。
    2018-12-01 00:08国产的SP光刻机到底牛在哪?
         最近“我国成功研制出的世界首台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的新闻刷屏了。有些人欢欣鼓舞,有些人不屑一顾。那么这个装备到底实力如何,牛到底牛在哪?
    2018-11-30 22:44中科院光电所在基于光纤耦合的光纤激光阵列像差探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中科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李新阳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耦合的光纤激光阵列像差探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数值仿真模拟其复原湍流像差的过程,并进行了7单元自适应光纤准直器(AFOC)阵列复原静态像差的实验。
    2018-11-30 22:27科学家发现硅基新结构材料可应用于光电子领域 [科技动态]
         俄罗斯罗巴切夫斯基州立大学获得了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材料,可应用于下一代光电子和光子学领域。
    2018-11-30 14:56科学家在人工光合作用上取得突破:能实现更低成本塑料制造工艺
         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突破,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人工光合作用法。其能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塑料和其他材料的原料,并且效果更高、成本更低。
    2018-11-30 12:43下一代光学原子钟可用于探测引力波、寻找暗物质 [科技动态]
         一项物理学研究指出下一代光学原子钟已经能比现有方法更精确地测量地球表面时空的引力扭曲。这一成果可用于探测引力波、检测广义相对论以及寻找暗物质。
    2018-11-30 12:16青年科学家王小坤:执着科研路 为红外探测器“造房子”
         这些年王小坤给红外探测器造了不少“房子”,先后参加了多个项目的发射任务,包括:“实践七号”科学试验卫星上,他参与做了中短波红外线列探测器组件,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实现空间应用的国产焦平面探测器组件。
    2018-11-30 08:46沃尔沃与Lumina合作激光感应技术获重大进展
         沃尔沃和美国科技公司Luminar在激光雷达感应和感知方面的合作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而该项技术对确保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至关重要。
    2018-11-30 08:38首届空间激光技术与应用国际大会在北京召开 [展会会议]
         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科学家、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等,共聚北京首届空间激光技术与应用国际大会,围绕“聚焦空间激光技术,助力宇宙精准探索”主题展开了一场无国界的学术交流。
    2018-11-29 23:23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可加工22纳米芯片
         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29日通过验收。该光刻机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光刻分辨力达到22纳米,结合双重曝光技术后,未来还可用于制造10纳米级别的芯片。
    2018-11-28 15:00贺建奎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致歉:愿意用下半辈子去负责!
         风波48小时之后,“科学狂人”贺建奎现身,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致歉。
    2018-11-28 10:10物理学基础研究正停滞不前:并不正常! [科技动态]
         如今的物理学基础研究是一潭死水。一个又一个实验返回的是毫无意义的结果:没有新的粒子;没有新的维度;没有新的对称性。没错,数据中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异常,其中有些最终会成为真正的大新闻。但是,实验物理 ..
    2018-11-28 09:57衍射光学元件的建模与设计 [技术培训]
         课程中我们使用快速物理光学仿真软件VirtualLab Fusion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我们会向大家意义阐释不同应用中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与仿真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