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18-11-22 23:07孙建锋:激光通信16载 志在“地球引力以外”
         从2002年读博士开始算,40岁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孙建锋与激光通信已经打了16年的交道。
    2018-11-21 17:51成像激光雷达 [激光技术]
         成像激光雷达是激光雷达对硬目标探测的一种综合应用,其中结合了测角,测距,测速等多种激光雷达功能,从成像激光雷达的发展可以了解激光雷达对硬目标探测的研究现状。
    2018-11-21 17:05拉曼散射与布里渊散射 [光学技术]
         拉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都属于非弹性散射,它是光场经过非弹性散射将能量传递给介质产生的效应。
    2018-11-21 12:21上海交大首次实现快速到达量子加速算法 [科技动态]
         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提出首个基于光子集成芯片的物理系统可扩展的专用光量子计算方案,首次在实验中实现了“快速到达”问题的量子加速算法。
    2018-11-20 22:58美国能源部展示X射线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科技动态]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使用超亮X射线,对单个细菌进行了更高分辨率的成像,展示了一种称为X射线荧光显微(XRF)的成像技术,可作为生成小型生物样本三维图像的有效方法。
    2018-11-20 22:48包头首例激光熔覆设备加工产线正式投产
         激光熔覆技术在包头市的应用,不仅填补了包头市在矿产设备加工领域激光熔覆市场的空白,更提升了生产一线的经济效益和产能提升效果。
    2018-11-20 22:44福特新专利将激光雷达隐藏在后视镜内
         福特在网上公布了一项名为“自动驾驶车辆雷达后视镜(autonomous vehicle lidar mirror)”的专利申请。这个应用非常直接--激光雷达不再安装在汽车看得见的地方而是被隐藏到后视镜里。
    2018-11-20 15:43中国科技工作者收入九年翻两番 但不满意
         中国科协发布了《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投身研发活动的人数全世界第一,队伍保持年轻化和高学历化趋势;另外,过去几年,科研人员收入增加但收入满意度持续下降。
    2018-11-20 10:20物理学家创造出第一个三维非线性光子晶体 [科技动态]
         一个国际物理学家团队创造了第一个三维非线性光子晶体,为更高效的光学器件打开了大门
    2018-11-20 10:14我国光学系统制造能力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由长春光机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4米量级高精度碳化硅非球面反射镜集成制造系统”通过项目验收。标志着我国光学系统制造能力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大口径光电装备跨越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11-20 10:05郭光灿:“量子计算器”可能先出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在“中国高新技术论坛——颠覆性创新技术主题论坛”上就量子计算机相关主题发表的演讲中提到,近几年量子信息“炒作太过分”。
    2018-11-19 23:49青年科学家司徒国海:计算光学成像的探索者
         1978年出生的司徒国海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在中国计算光学和光信息处理领域,他是一名探索者。
    2018-11-19 16:28LightTools中的几何模型布尔运算 [LightTools]
         在LightTools中几何模型的布尔运算分为:“相加”,“相减”,“求共有”和剪切。
    2018-11-19 14:50教育部公布2017~2018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每人奖8000 [教育考试]
         教育部公布,全国49978名学生获得2017~2018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每人奖励8000元。
    2018-11-19 14:38上海硅酸盐所在平面波导YAG/Yb:YAG/YAG激光陶瓷研究中获进展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李江团队采用非水基流延成型结合真空烧结及热等静压后处理(HIP)技术成功制备了大尺寸、高质量的平面波导YAG/Yb:YAG/YAG激光陶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