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21-05-24 16:19大连化物所揭示化学激光腔镜薄膜自洁净机理 [科技动态]
         揭示了环境吸附对化学激光腔镜薄膜表面润湿性能的重要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引入纯化和钝化处理工艺,实现了对薄膜亲疏水特性的显著调控,为解决环境污染易影响高品质强光元件的损伤阈值和热致形变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2021-05-20 10:58上海光机所提出钛宝石激光晶体残余红外吸收起源的新理论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微纳光电子功能材料实验室激光晶体研究团队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实现对影响钛宝石激光发射效率的关键问题——残余红外吸收的理论突破,提出双机制主导残余红外吸收的理论。
    2021-05-20 08:52ASML已生产的极紫外光刻机70%卖给了台积电
         阿斯麦目前已生产的极紫外光刻机,70%是卖给了台积电,留给其他厂商的就只有30%。
    2021-05-19 17:36什么是空间光调制器? [电子技术]
         空间光调制器是指在主动控制下,它可以通过液晶分子调制光场的某个参量,例如通过调制光场的振幅,通过折射率调制相位,通过偏振面的旋转调制偏振态,或是实现非相干——相干光的转换,从而将一定的信息写入光波中,达到光波调制的目的。
    2021-05-19 11:56俄罗斯科研人员开发激光打印硅纳米颗粒技术 [科技动态]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自动化过程控制研究所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激光打印硅纳米颗粒的技术。该技术的优势在于速度快、制造成本低,能够用颗粒覆盖大面积的区域。
    2021-05-18 12:17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能够捕捉光能的新型材料 [科技动态]
         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的研究人员与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合作者一起,创造了一种能够捕捉光能的新型材料。这种材料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人工光收集系统,在光伏和生物成像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2021-05-18 09:32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改进复杂微光学成像性能 [科技动态]
         研究人员表明3D打印可用于制造尺寸仅为几微米的高精度复杂微型镜头。微透镜可用于校正成像过程中的色彩失真,从而使可用于各种应用的小型轻巧相机成为可能。
    2021-05-17 13:06ASML将赴韩国建EUV设备再制厂及培训中心
         全球光刻机龙头大厂艾司摩尔(ASML)计划赴韩国打造EUV 再制造(remanufacturing)厂及培训中心。
    2021-05-16 23:30华慧芯二期光电子芯片产线项目落地生态城
         华慧芯二期光电子芯片产线项目落地生态城滨海旅游科技产业园,项目投产后,可年产光电子芯片3600万颗,将进一步满足5G网络建设对高速半导体激光器的需求,带动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2021-05-14 08:26我国科研团队在宽波段二维非线性光学材料与器件研究中获进展 [科技动态]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金属类石墨炔具有优越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可为光学领域提供一类超宽波段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并为二维材料和有机金属配合物及网络聚合物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应用方向。
    2021-05-13 22:55ASML今年开始供应透射率超过90%薄片的EUV系统
         ASML 公司宣布将会自今年开始提供透射率超过 90% 薄片的极紫外(EUV)系统。
    2021-05-13 12:06CODE V的非球面设计——Q型多项式 [CODE V]
         Q型多项式是由QED公司的G.W.Forbes博士开发的,该技术可以在CODE V的非球面设计中使用。Q型多项式能够实现卓越的设计优化和公差分析,确保成本效益,并帮助用户设计出优质的可制造系统。
    2021-05-13 10:13新太阳能电池技术运行温度更低,使用寿命更长 [科技动态]
         利用单线态裂变和串联太阳能电池两种方法可更高效产生太阳能,同时有助于降低运行温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新一代太阳能技术发展引入新范式。
    2021-05-12 16:512021西部光电博览会延期至11月20日开幕 [展会会议]
         原定于2021年7月15日-17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1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西部)光电产业博览会”因故延期至2021年11月20日-22日举办,举办展馆不变。
    2021-05-11 11:03激子在受到光的刺激时可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特性 [科技动态]
         米兰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与光子和纳米技术研究所IFN-CNR以及筑波大学(日本)和马克斯-普朗克物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所(德国汉堡)的一个理论小组合作,发现一个激子在受到光的刺激时可以同时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