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RoboPeak 团队陈士凯完成,RoboPeak 是由一群工程师和新媒体艺术家组成的硬件创客团队,致力于将机器人技术融入生活当中。本文是陈士凯对 Oculus Rift 虚拟现实眼镜的详细使用体验与产品畅想。
lQ<2Vw#Yl 9gZMfP N /p9Ws 1. 简介 TUw^KSa #5wOgOv 去年 8 月的时候,我经好友介绍,了解到了当时正在 Kickstarter网站上募资的 Oculus Rift 虚拟现实眼镜项目 (后文简称 Rift)。虽然那个时候 Kickstarter 上的项目页面中并没看到 Oculus Rift 眼镜的实物,不过看过五分钟不到的演示视频的后,我便迫不及待的想预定一台了。
jr|(K*; 9TIyY`2! .{1G"(z 图: Oculus Rift 在 Kickstarter 上的募资页面
&=Gz[1
L 与目前同样被广泛关注的 Google Glass 不同,Rift 是一款虚拟现实 (VR) 的头戴式
显示器。在带上它之后,使用者将看到的是另一个虚拟的世界,并且通过双眼视差,使用者会有很强的立体感。此外,由于 Rift 眼镜当中配有陀螺仪、加速计等惯性传感器,可以实时的感知使用者头部的位置,并对应调整显示画面的视角。这样一来用户就仿佛完全融入在到了这个虚拟世界当中。
#v0"hFOH, 5x(`z
`MAee8u' 图:Rift 将电脑中的虚拟场景展现给用户
w},' 1
ig4wwd@| 图:Rift 配备的惯性传感器感知用户头部的姿态信息,来源:Oculus Rift SDK 文档插图
KkP}z 自然不难想象,Rift 的最佳应用之一就是电子游戏。虽然目前各类游戏已经可以渲染出以假乱真的 3D 场景,但是由于玩家仍旧是盯着一个有限大小的显示器看。相比如果使用这类虚拟现实眼镜,相信可以极大增强玩家的现场感,多少可以体验到像电影 Matrix 中那样后脑插上电缆,就可以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吧!
u_;*Ay 从技术上来说,虚拟现实眼镜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相关的研究领域十几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类设备开展研究了。不过在 Rift 问世之前,这类设备往往不是售价昂贵就是性能不足,难以带来逼真的虚拟现实。
+FfT)8@W nm'sub D>+&= 5{ 图: 美国军方使用虚拟现实眼镜对士兵进行训练。(来源: Wikipedia)
SpPG 而 Rift 相比他们来说显得非常“亲民”。当时在 Kickstarter 上赞助一套完整的 Rift 眼镜开发者套件是 $300,而对于身在中国的我,需要额外 Pledge $30 作为快递费用。因此当时“订购”一台 Rift 眼镜的价格就是 $330,约合¥2032。
>@KQ )p' ` 这个价格相比其他动辄上万的专业级别 VR 眼镜来说便宜了不少。但如果单从价格本身来看,可能还是会觉得这个定价偏贵,更何况 Kickstarter 项目并非是购物的过程。赞助者需要承担项目今后夭折而颗粒无收的风险。
*Z>Yv37P 不过在我比较了目前市面 SONY 的另一款相似的 3D 头戴式显示器后,觉得这个价格还是很合算的。虽然 Rift 的显示分辨率比 SONY 的产品略低,但是 Oculus 官方宣称他具有 110 度的视角,并且带有头部姿态传感器。而 SONY 的眼镜则只有 45 度的视角,并没有姿态传感器来实现虚拟现实的应用,但价格却在¥5000 以上。
]( V+ qj H%t/-'U?
Z.am^Q^Y! 图:Oculus Rift 宣传视频中宣称的 110 度视角
IfzHe8> 经过了半年多的等待,Oculus 团队不负众望陆续将 Rift 开发套件送到了全球各地的赞助者手上。我也在今年 4 月底收到了等候多时的 Rift。
7-6Z\.- 那么 Rift 到底用起来感觉如何?接下来我将向大家分享我的使用体验。并且由于我本身对电子制作和机器人有浓厚兴趣,因此本文也将花一定篇幅探讨 Rift 背后的技术实现以及针对他进行扩展应用。
}`8g0DPuD9 9I0/KuZd
O 2. 开箱照 O#
.^} @kvgq 0ab 我的 Rift 是从香港寄来的,快递使用的是 EMS。打开纸箱后就会看到 Rift 定制的黑色箱子,感觉很专业:
dB+x,+%u+
Fvf308[ 打开箱子后就可以看到 Rift 整机、说明书、连接线和其他配件:
jb~a z $/90('D sOg@9-_Uh 在说明书中列出了套件中的所有物品清单,可以看出 Oculus 很用心,还准备了两种不同长度的 HDMI 连接线。另外箱子中也包含了不同国家的电源插头转接头,同时还有为不同裸眼视力人群准备的可拆换镜片(后文将具体介绍)。
l>`N+ pZ$ Rp
`JF}~o h#'(i<5v
一套完整可以工作的 Rift 套件包含如下的部分:Rift 眼镜(显示器),眼镜驱动器盒子、电源适配器、连接电脑用的 HDMI 和 USB 线缆:
^.5L\ )67_yHW )f1<-a"D| Rift 真机相比之前宣传的概念图有所变化,外壳的圆角取消了,并且感觉体积略大。不过重量控制的比较好,戴在头上不会有明显的负重感。
MH[Zw$ 做工上我认为只能算中上水平,不过要知道对于一个之前没有涉足硬件制造的团队来说,半年内生产出上万的批量合格产品绝非易事。
sDT(3{)L7 在早先的 Oculus 进度通报邮件中提及,目前所有的开发者套件均由深圳的工厂负责代工。
!8yw!hA |:$D[= 3. 使用过程和体验 e48`cX\E %;yDiQ !+ 连接与供电: k$UgTZ py`RH) Rift 本质上说是一个接受 HDMI 和 DVI 输入的显示器,同时也是一个可以检测空间姿态信息的 USB 设备。所有与电脑连接的接口都设计在了 Rift 驱动器盒子上:
`*cT79
Bj09?#~[
W6ZXb_X 图:Rift 驱动器盒,与 Rift 眼镜采用固定的电缆连
aehGT| qg#TE-Y` 图:驱动盒的接口,依次为:HDMI、DVI、Mini USB 和 5V 直流电输入
}M'h5x 控制盒的另一侧是各类控制按钮,包含电源控制和对画面亮度、饱和度的调节。
5W"nn
";E Mu(IXb 在使用时,用户必须将电脑的 HDMI 或者 DVI 之一的信号连接到 Rift,同时还需要连接 USB 线缆,以及一个用于供电的直流电适配器:
#u~s,F$De 0* <gGC
'c<vj
jIg 图:Rift 需要 5V 1500mA Max 的额外供电
Nr=ud QA{ 从接口上来说还是比较繁琐的,这也限制了 Rift 使用的便携性。普通用户无法带着 Rift 在户外或者没有交流供电的环境下使用。之所以需要额外的直流电适配器,我认为是因为 Rift 自身功耗较大,无法直接通过 PC 的 USB 口获取足够的电流。在本文后续部分我将具体探讨这一话题,以及改造的可能。
mt3j- Mw 将 HDMI 和 USB 线与电脑连接后,通过控制盒上的电源按钮可以开启眼镜:
b/Y9fQn ?P@fV'Jo Z]D O Oculus 巧妙地将蓝色的电源指示
LED 安排在了自身眼睛形状 Logo 的中间,再次体会到制作团队的用心。
:LBG6J `<kHNcm Yr5A,-s 画面体验和原理简介 1RM;"b/ Yq}7x1mm 在开启电源之后,即使没有打开 Rift 专用的程序,也可以看到 Rift 眼镜中已经有画面显示了。
Tl5K'3 z!;n\CV @ :' ?%%P 如果将 Rift 眼镜上的
透镜拆掉,就可以看到藏在眼镜底部的 LCD 显示器。它只是简单的复制了电脑显示器的画面而已。
3#huC=zbf wH= `)e;bLP 另外也可以在电脑的设备列表中看到名为 Tracker DK 的 USB 设备,它是一个标准的 HID 输入设备(鼠标、键盘这类外设均为 HID 设备,即人机接口设备,他们拥有共同的通讯协议规范)。
vl*CU"4 A!Zjcp| fiOc;d8 之所以要强调这两点的用意是为了说明 Rift 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主流的
系统不需要安装额外的驱动程序就可以使用。
6eE%x?# 这里先使用 Oculus 官方提供的一个实例程序来体验 Rift 的实际感受。不过最真实的感受还需要大家亲自体验,这里我尝试通过各种角度的描述,尽可能多的讲述我自己的感受。
$r|R`n = Vd3'dq8/? 4*MjDb 上图为 Oculus 官方提供的演示程序的启动配置窗口。目前采用 Oculus SDK 开发的应用大多采用这个标准的配置界面。由于目前 Rift 眼镜采用 1280×800 的 LCD,因此在演示程序稍后就会将画面切换到该分辨率下。(经过我验证,Rift 可以接受 1080p 的画面输入,但是就和投影仪一样,在眼镜中显示的实际分辨率仍旧是 1280×800 的缩小后的画面)
8v@6 &ras@ 启动后电脑显示器将出现下图那样的左右看似重复的画面,并且边缘还带有扭曲:
@;kw6f:{d
P7QOlTQI 很容易猜到这两幅画面其实分别对应了 Rift 中左右眼应该看到的部分。而之所以扭曲,这便是 Rift 能实现 110 度视角的奥秘所在:采用凸透镜将画面放大。
tagkklJ~ JL $6Fw;
}qmBn`3R 图:利用凸透镜将原先长度为 x 的画面放大至 x’。来源:Oculus SDK 文档
K];nM}<
$V-]DD%Y 图: Rift 在 LCD 屏幕前安装了凸透镜,用于扩大视角
L0uvRge 由于凸透镜在放大画面的同时会产生扭曲,因此就需要先将 PC 的原始输出画面做扭曲的处理,就可以抵消扩大视角范围造成的画面扭曲。
|0FRKD] 为了给大家直观的感受,这里将 Rift 左右眼位置的凸透镜拆除,可以看到背后的 LCD 显示的对应画面:
}HtP8F8!x
DLcfOOn1I 虽然这样远距离看上去画面很清晰,但是如果不安装凸透镜,直接将 rift 带上,双眼就会看到模糊一片的景象,并且也会感觉画面很小。
'c5#M,G~ 那么带上 Rift 看到的画面是怎样的呢?这里我将相机仿造人肉眼那样直接贴紧 Rift 拍摄,此时的画面就和亲身的体验很接近。不过亲身的体验是全三维的,很有现场感。这种感觉靠本文难以带给读者。
Ze~$by|9f
/_y%b.f^ 图:相机尚未完全紧贴 Rift 时的效果,此时基本可以看到画面
mj5$ 2J uMa: GDh7
L;/#D>U( 6cz%>@ 图:相机完全紧贴 Rift 拍摄的效果,此时的画面与亲身的体验很类似(立体效果无法展现)
;KJJK#j cnvxTI< 从实际体验来看,首先很明显的感受是融入感很强,感觉并不是盯着一个屏幕看,而是完全进入了这个场景。这也是 Oculus 之前宣称的。 *I%r
&;L4Cj$q 但是不足的是画面的颗粒感很强。带上眼镜后,原本屏幕上显示的画面被放大到了全部视野,感觉有几米那么高,因此实际眼睛看到的效果和下图类似:
m)3?hF) W7.O(s,32 f gI.q 图:与亲眼体验 Rift 感受类似的画面,颗粒感比较强
#S2LQ5U 这算是目前开发机最大的不足。不过相比融入感带来的体验来说,这种颗粒感很快就会被忘却。总的来说感受就是:奇妙!
w,TyV%b[_ 对于我这样的近视人群,使用 Rift 时无法佩戴眼镜,那么是否会看不清画面呢?这点 Rift 团队的确也想到了,为了照顾不同视力的人群,目前开发套件中包含了 3 种规格的凸透镜,规格分别叫做 A Cup, B Cup 和 C Cup。按照
焦距分别对应于远视、正常视力和近视。
c:I1XC ^-{ 1]G:
MV6%~T 图:每种类型的凸透镜均有两片,可以左右眼位置安装不同规格的透镜。
^@l_K +T 此外,由于不同人视力差异,Rift 眼镜还带有焦距微调机构,可以分别调节左右眼的焦距:
rubqk4 #n%?} ya5a7 图:Rift 两侧都带有可以微调凸透镜焦距的机构
vb/*ILS BF8n: }9U 视角切换体验 hu~02v5 FQNhn+A 作为虚拟现实眼镜另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在人扭头,视角切换时候,所看到画面随着切换的响应速度了。如果传感器或者
软件处理的较慢,则会感受到所看到的画面有所滞后。从而产生不真实感,更是会令人晕眩。
iKv`[k 对此 Oculus Rift 在宣传中申明采用了 1000hz 刷新率的惯性导航定位算法,可以实现很低的滞后率。
_?<Y>B, E 从我的感受看,前文提到的官方演示程序的确表现很出色。读者不妨先看这段视频感受一下。
qY\zZ YS=|y}Q|7d q)gZo[]~ 佩戴舒适度与晕眩感 hY+3PNiI@ S`2M QL 由于 Rift 眼镜较轻,因此短期戴在头上不会有什么负重感。但由于需要将双眼长时间封闭,因此在天气较热的时候会觉得不舒服。
o 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