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内有个超级班。老师上课用中英双语教学,学生使用老师自制教材。在这个班级里,34名学生有10名被国家保送硕士研究生。 ;CrA
)>/c/B
师生上课用中英双语交流 nGt8u4gcP
C+mU_g>
王丽是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身为班长的她,自豪地告诉记者,她所在的班级是用中国光学先驱王大珩的名字命名的,班级由学院内该专业最优秀的学生组成。上应用光学和光学设计课时,老师和学生都用中英双语交流。 :8ZxO wwv
:s5g6TR
王丽讲,“王大珩”班的应用光学和光学设计课程是由长春理工大学应用光学的博士生导师王文生主讲的。 Z*)<E)
x<l1s
23日,记者采访了王文生。他介绍,由于长春理工大学在光学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国家教委要求学生要具备三种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所以他从2004年开始研究双语式教学课程。 \z{Y(dS
p%s
D>1k
为研究双语课程自制教材 zaZnL7ZJX
@.{
“当时我花了5个月的时间,将应用光学和光学设计教案翻译成英文,并以此作为范本,推行英语化教学。”王文生说,从此以后,他和其他老师每次上课都用英语授课,让学生慢慢适应英语教学方式。 w9FI*30
{
nV zN(
王文生和他的团队用积累多年的科研成果,编写了光电名师堂系列教材《应用光学》课本,并把所有的专业词汇用英语标出。 \x!>5Z
Y
1gE`_%?K
在“王大珩”班,双语化教学仅是其中一个特色。学生们懂得科学原理后,还可以进入国家级实验室了解光学最前沿的科技发展情况。 6~}H3rvO}
dd$N4&
每年,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都会参与很多国家级的项目研究,所以老师们把实验室当做学生的实习基地。王文生说:“一个老师带3个学生,让他们经常到实验室内了解光学科技的发展方向,学生们就明白自己应该补充哪方面的知识。” x6t;=
W)#`4a^xj7
班级实行优胜劣汰激励学生 --9mTqx
$o/>wgQY-
“王大珩”班一直有个规定,班里的差生可能会逐渐被淘汰出去,而其他班的优秀生随时可以补充到班级内,这个规定激励着班内的学生们不断学习,而学生们也都以在“王大珩”班学习为傲。 VPHCPGrk
ZeeuH"A
临近大四毕业,其他学生都在研究如何就业,而“王大珩”班的绝大多数学生却并不着急踏入社会,因为他们的学习都非常优秀,班级中有10人获得教育部批准保送到国内各大学、研究所学习,而其余的同学大多在为考硕士做准备。 d}ZHY[
7'|PHQ? S
王文生说,双语化教学、学生进入国家项目实验室实践,这些教学特点得到国家的认可。(来源:来源:东亚经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