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上机练习题 JYOyz+wNd
第一章 AutoCAD操作基础 .5|AX6p+^
1. 在缺省界面上增加[标注]工具栏。 A>(m}P
1) 单击[视图]|[工具栏]命令,弹出一对话框。在[工具栏]列表框中,排列着一组带有复选框的工具栏名称。选取[标注]复选框。 ]Gm,sp.x
2) 屏幕上将弹出[标注]工具栏。单击[关闭]按钮,关闭对话框。将光标移至[标注]工具栏的标题栏上,按住鼠标左键,将其拖动至右侧边界处。 I
\zM\^S>]
_C~e(/=z
第二章 绘图前的准备 U0t/(Jyg
1. 设置中心线图层,并为该图层设置线型和颜色。 EMzJJe{Cv
1) 在[对象特性]工具栏上单击[图层]工具按钮,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 Ke,UwYG2~G
2) 在[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新建]按钮。 0vNEl3f'O
3) 将新图层名称改为“中心线”,并在对话框的任意空白处单击。 )(TaVHJR
4) 单击“中心线”图层名称后的颜色图标按钮,打开[选择颜色]对话框。 =_I2ek
5) 在[选择颜色]对话框中选择合适的颜色,再单击[确定]按钮。 wQWokpP;T7
6) 在[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中心线”图层的线型按钮,打开[选择线型]对话框。 y _M<\b
7) 在[选择线型]对话框中单击[加载]按钮,打开[加载或重载线型]对话框。 A
U9Y0<
8) 在[加载或重载线型]对话框中选择Center选项并单击[确定]按钮。 DhV($&*M
9) 在[选择线型]对话框中选择Center线型,单击[确定]按钮。 +'Pl?QyH
10) 在[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结束操作。 f!a[+^RB:
2. 使用目标捕捉功能绘制如下图形。 :,%~rR
FFb`4.
YpoO:
1) 单击[工具]|[设置草图]命令,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 6 /gh_'&
2) 在[对象捕捉]选项卡中选择[启用对象捕捉]、[中点]和[圆心]复选框,再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eWS[|'dl
3) 在[绘图]工具栏中单击[矩形]按钮。 hH[UIe
4) 用鼠标在屏幕适当位置选取矩形对角上的两端点,绘制一个矩形。 ^qs=fF
5)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Line”并回车,启动画线命令。 )Q9m,/F
6) 在[指定第一点]提示符后,将十字光标移至矩形底边中点附近,当出现三角形符号时,单击选取直线起点。在[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提示符后,将十字光标移至矩形侧边中部附近,同样当出现中点捕捉提示符时,单击确认直线终点。 h2ewYe<87`
7) 执行同样操作,分别连接其余各边的中点。 S-WD?BFC
8) 单击[绘图]|[圆]|[相切、相切、相切]命令。 TKj8a(R_
9) 用光标分别选择4条连线中的任意3条,绘出一个与以上连线相切的圆。 'Dv
`Gj
10)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Circle”并回车,启动画圆命令。 I]bqle0M
11) 将光标移至内切圆上,其中心将出现一黄色符号,单击选择此中心,拖动鼠标,在已有圆的内部确认一点,则绘出一同心圆。 )n}Wb+2I
nx`!BNL'V
第三章 基本图形的绘制 fs+l
1. 利用直线命令,绘制一边长为10的正六边形 R nt&<|8G
1) 在[绘图]工具栏上单击[直线]工具按钮。 W76K/A<h>
2) 当出现[指定第一点]提示符时,在绘图区的左上部确定一点。 ^5j|
3) 在[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提示符后输入“@10<0”。 IlG)=?8XZ
4) 在[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提示符后输入“@10<300”。 -;&aU;k
5) 在[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提示符后输入“@10<240”。 Pj>r(Cv
6) 在[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提示符后输入“@10<180”。 Ls )y.u
7) 在[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提示符后输入“@10<120”。 Q(
.d!CQ>
8) 在[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提示符后输入“C”。 7YsBwo
%l%5Q;t
2. 用两点、三点、半径和相切方式画圆(如下图) !c[(#g
ojU:RRr4l$
1) 单击[绘图]|[圆]|[三点]命令。 xr+K:
bw
2) 当出现[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提示符后输入“3P”。当出现[指定圆上的第一点]提示符时,在绘图区左上部任意位置单击鼠标,确定点A。 3US}('
3) 当出现[指定圆上的第二点]提示符时,在绘图区左上部选取一点B。 |>@Gbgw^M
4) 当出现[指定圆上的第三点]提示符时,在绘图区左上部选取一点C。 )kR~|Yn<-
5) 单击[绘图]|[圆]|[圆心、半径]命令。 {%5k1,/(
6) 当出现[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提示符时,在绘图区中下部选取一点D作为圆心。 pXf@Y}mH
7) 当出现[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当前值>]提示符时,移动十字光标至E点,单击鼠标确定圆的半径。 m d:$OC3
8) 单击[绘图]|[圆]|[两点]命令。 ac"Pn?
q
9) 当出现[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_2p指定圆直径的第一个端点]提示符时,在绘图区右上部选取一点F。 Og[NRd+
10) 当出现[指定圆直径的第二个端点]提示符时,在绘图区内右上部选取一点G。 {2G9>'
11) 单击[绘图]|[圆]|[相切、相切、相切]命令。 ['ol]ZJ
12) 当出现[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_3pS指定圆上的第一点:_tan to]提示符时,在绘图区内选择与公切圆相切的第一个实体(圆ABC)。 l:mC'aR
13) 当出现[指定圆上的第二点:_tan to]提示符时,在绘图区内选择与公切圆相切的第二个实体(圆ED)。 ,}2yxo;i
14) 当出现[指定圆上的第三点:_tan to]提示符时,在绘图区内选择与公切圆相切的第三个实体(圆FG)。 eWzD'3h^
&54fFyJF
3. 使用起点、圆心、端点和继续两种方式画弧。 lMz5))Rr
1) 单击[绘图]|[画弧]|[起点、圆心、端点]命令。 i*B@#;;F
2) 在[指定圆弧的起点或[圆心(CE)]提示符下,用十字光标在绘图区左下部任取一点,作为弧的起点。 RpPbjz~
3) 在[指定圆弧的第二点或[圆心(CE)/端点(EN)]_c指定圆弧的圆心]提示符下输入“3,2”并回车,以确定弧的圆心点。 __r]@hY
4) 在[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弦长(L)]提示符下移动十字光标至合适位置单击,确定弧的终点。 H((!
BRl
5) 单击[绘图]|[画弧]|[继续]命令。 [` ~YPUR*
6) 在[指定圆弧的端点]提示符下,移动十字光标至合适位置单击,确定第二段弧的终点。 rStfluPL
0yr=$F(]s
4. 绘制一个长轴为5,短轴为3的椭圆 3&'ll51t
1) 单击[绘图]|[椭圆]|[中心点]命令。 ss63/
2) 在[指定椭圆轴的端点或[圆弧(A)/中心点(C)/等轴测圆(I)]_c指定椭圆的中心点]提示符下,用十字光标在绘图区域中任选一点A,作为椭圆的中心点。 V{@
xhW0
3) 在[指定轴的端点]提示符下,输入“@-2.5,0”并回车。 $~vy,^
4) 在[指定另一条半轴长度或[旋转(R)]提示符下,输入“@0,1.5”并回车。 Ug02G
c=]qUhnH
5. 用Sketch命令徒手绘制“good” uqwB`<>KJ
1)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Sketch”并回车。 ',j'Hf
2) 在[记录增量<当前量>]提示符后输入“0.2”。 =<w6yeko
3) 在绘图区任意位置单击鼠标,确定起点,同时也使笔落下,此时便可用手拖动光标,徒手写出一个字母“g”。 $s<,xY 9
4) 字母“g”写完后,保持光标不动,输入“P”,将笔抬起。 ;ZZ%(P=-
5) 输入“R”,记录下字母“g”。 <Z5ak4P
6) 输入“P”,拖动鼠标,写出字母“o”。再输入“P”,抬笔。 E6a$c`H@?
7) 重复相同操作,再写出字母“o”和“d”。 Jv1igA21_h
8) 输入“X”,退出Sketch命令。 ''Fy]CwH(
(,1}P
6. 用内接法画一个正九边形 tz0@csXV
1) 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正多边形]按钮。 Xr\|U89P
2) 在计算机给出提示后执行以下操作: Y,EReamp
输入边的数目<当前值>:9
}rf_:
指定多边形的中心点或[边(E)]:(在绘图区中部选择一点) 4q#6.E;yy
输入选项[内接于圆(I)/外切于圆(C)]<当前选项>:(按回车键) dK'?<w$
指定圆的半径:5 wjh[}rTV*
_"n1"%Ns
7. 画一个长边和短边分别为10和5的矩形 aiVd^(
1) 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矩形]按钮。 #~?Q?"
2) 确定矩形的两个角点: }@MOkj
在[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提示符下确定第一角点。在[指定另一个角点]提示符下输入“@10,5”并回车。 U ^1Xc#Ff
p'UY Ht
8. 绘制多段线 & V:q}Q
1) 在[标准]工具栏上单击[新建]按钮,在[创建新图形]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tu\;I{h=0
2) 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多段线]按钮。 D>M
a3g
3) 双击屏幕底部状态栏上的[正交]按钮,转换为正交方式。 #-
$?2?2
4) 计算机给出如下操作提示: )1ia;6}
指定起点:(用十字光标在屏幕绘图区内任意拾取一点,作为多段线起点) cmgI,n-o?
5) 在[指定下一点[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提示符后输入“@10<0”。 9,|{N(N<!
6) 在[指定下一点[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提示符后输入“W”。 Qr]xj7\@i
7) 在[指定起点宽度<0.0000>]提示符下输入“0.5”。 _[;>V*?zp5
8) 在[指定起点宽度<0.5000>]提示符下输入“0”。 m^cr-'
9) 在[指定下一点[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提示符后输入“@3,0”。 K=Z~$)Og)
10) 在[指定下一点[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提示符后输入“A”。 `s#0/t
11) 在[指定圆弧终点[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点(S)/放弃(U)/宽度(W)]]提示符下输入“@5<-90”。 58\rl G
12) 在[指定圆弧终点[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点(S)/放弃(U)/宽度(W)]]提示符下输入“L”。 x*td
nor&
13) 在[指定下一点[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提示符后输入“W”。 dr0<K[S_
14) 在[指定起点宽度<0.0000>]提示符下输入“0.5”。 Nq'Cuwsp
15) 在[指定起点宽度<0.5000>]提示符下按回车键。 J'^H@L/E
16) 在[指定下一点[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提示符后输入“@13<180”。 Kp?):6
17) 在[指定下一点[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提示符后输入“C”。 gTWl];xja
+F3@-A
9. 在一条线段上绘制四等分点 K3*8JF7_F
1) 在屏幕上画一条线段。 $;NxO0$
2) 单击[格式]|[点样式],弹出[点样式]对话框。 1gk{|keh
3) 在第二排第四个类型框中单击,选择该类型。 O="#yE)
4) 单击[确定]按钮,关闭[点样式]对话框。 j`jF{k b
5) 单击[绘图]|[点]|[定数等分]命令。 X`bN/sI
6) 在[选择要定数等分的对象]提示符下,用选择框选取已画好的直线。 f)w>V3~w,
7) 在[输入线段数目或[块(B)]提示符下输入“4”。 O8:$sei$
am,UUJ+h>
)RA$E`!b
v`3q0,,
=9$hZ c
$g&,$7}O_
S <~"\<ED
2g
shiY8_
,'[L6=#
{n9]ej^
x+Vp&
第四章 基本编辑方法 d`]|i:*q
iXt1{VP'K
(图1) (图2) (图3) #T<<{ RA
ERcj$ [:T(
1.利用窗口、交叉方式选择实体目标。 ,)%al76E
1) 绘制如图1所示的图形 Z)E[Bv=
2)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E”并回车 $1<V'b[E
3) 当出现[选择对象]提示符时,在左上角选取一点 h+EG)
<
4) 当出现[指定对角点]提示符时,按窗口方式拖动鼠标,并选取一点,使矩形选择框包含整个图形 ;M{@|z[Nv
5) 当出现[选择对象]提示符时,右击鼠标,即可删除整个图形 "e]1|~
6)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oops”命令并回车,将删除的图形恢复 Yw7+wc8R
7)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E”并回车 BR\3ij
8) 当出现[选择对象]提示符时,在右上角选取一点 b37F;"G
9) 当出现[指定对角点]提示符时,按交叉方式拖动鼠标,并选取一点,使矩形选择框交叉包含整个图形 ioxsx>e<
10)当出现[选择对象]提示符时,右击鼠标,即可全部删除整个图形 0}:- t^P
o.Ld.I)
2.练习Copy命令,比较两种复制方法。 !DsKa6Zj
1)绘制如图2所示的图形(正六边形ABCDEF和圆A) H^y%Bi&^
2)单击[修改]|[复制]命令 H9nVtS{x
3)在[选择对象]提示符后选择圆A U~!yGj F
4)在[指定基点或位移,或者[重复(M)]]提示符后,利用目标捕捉功能捕捉圆的圆心A作为复制操作的基点 F-i`GMWC
5)在[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或〈用第一点作位移〉]提示符下,捕捉AB和BC的交点B Vk%[N>
6)在[命令]提示符下按回车键,再次执行Copy命令 QC@nRy8%
7)在[选择对象]提示符后,选择圆A l)y$c}U
8)在[指定基点或位移,或者[重复(M)]]提示符后输入“M”并回车
`I*W}5
9)在[指定基点]提示符后捕捉A点作为基点 !GJnYDN
10)在[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或〈用第一点作位移〉]提示符下捕捉C点 %qG nvQ
11)在[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或〈用第一点作位移〉]提示符下捕捉D点 AQX~do\A
12)在[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或〈用第一点作位移〉]提示符下捕捉E点 951"0S`Lo
13)在[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或〈用第一点作位移〉]提示符下捕捉F点 awP
']iE
14)在[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或〈用第一点作位移〉]提示符下按回车键 PDN3=PAR/A
Q}ebw
3.利用Mirror命令镜像图形。 >y&Db
1)绘制如图3所示的图形 Vgy}0pCl
2)单击[修改]|[镜像]命令 s;oDwT1
3)在[选择对象]提示符后选择所有实体目标并回车 6zuWG0t
4)在[指定镜像线的第一点]提示符后捕捉A点 -h=K]Y{`
5)在[指定镜像线的第二点]提示符后捕捉B点 _@U?;73"5
6)在[是否删除源对象?[是(Y)/否(N)]〈N〉]提示符后按回车键 vrVb/hhG
:N!Fe7H,
*n9t~t6GHg
piq1cV
(图4) (图5) (图6) 8GpPyG
],e
m1,?rqeb
4.利用陈列Array命令矩形陈列图形。 Pl|e?Np
1)绘制如图4所示的图形,其中圆直径为30 ;O7CahdF
2)单击[修改]工具栏上的[陈列]按钮 ;3ZHm*xJx
3)在[选择对象]提示符后选择所有实体 t~mbe
4)在[输入陈列类型[矩形(R)/环形(P)]〈当前值〉]提示符后输入“R”并回车 lwS6"2q
5)在[输入行数(---)〈1〉]提示符后输入“3”并回车 cEkf9:_La
6)在[输入列数(|||)〈1〉]提示符后输入“5”并回车 ;r(hZ%pD
7)在[输入行间距或指定单位单元(---)]提示符后输入“70”并回车 4
ZD~i e
8)在[指定列间距(|||)]提示符后输入“60”并回车 7A7=~:l\G
S3cjw9V
5.利用Array命令绘制环形陈列实体目标。 q,b6).
1)绘制如图5所示的图形 _T[ =7 cn
2)单击[修改]|[陈列]命令 $nR1AOm}.B
3)在[选择对象]提示符后,选择所有实体图形 U@#YKv
4)在[输入陈列类型[矩形(R)/环形(P)]〈当前值〉]提示符后输入“P”并回车 eK_Q>;k5A
5)在[指定陈列中心点]提示符后,借助目标捕捉功能选择圆心 !Jh/M^
6)在[输入陈列中项目的数目]提示符后输入“8”并回车 kpc3l[.A
7)在[指定填充角度(+=逆时针,-=顺时针)〈360〉]提示符后输入“180”并回车 }e}J6[wP
8)在[是否旋转陈列中的对象?[是(Y)/否(N)]〈Y〉]提示符后按回车键。 z#qlu=
S*3N6*-l"
6.利用Move命令移动实体目标。 .xXe *dm%
1)绘制如图6所示的图形 4;G:.k!K
2)单击[修改]工具栏上的[移动]按钮 u\~dsD2)q
3)在[选择对象]提示符后选择圆并回车 XXbAn-J
4)在[基点或位移]提示符后,利用目标捕捉功能选取A点 EL_rh TWw
5)在[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或〈用第一点作位移〉]提示符后,利用目标捕捉功能选取C点 |7@[+
*=]hc@
pJM~'tlHV
p-]vf$u
S}=d74(/n
N[$bP)h7
(图7) (图8) . (图9) b"U{@
_g+^ jR4
7.利用Rotate命令实现实体目标旋转。 )vH6N _
1)绘制如图7所示的图形 r>fx55dw
2)单击[修改]工具栏上的[旋转]按钮,启动Rotate命令 <~:Lp:6 J
3)在[选择对象]提示符后选择矩形ABCD并按回车键 |eD$eZ=m
4)在[指定基点]提示符后,利用目标捕捉功能选取A点作为旋转点。 :f^=~#!
5)在[指定旋转角度或[参考(R)]提示符,输入“30”并回车 1mT3$Z
tb;!2$
8.练习使用Break命令 f.?p"~!
1)绘制如图8所示的一个十字路口 w2BIf[~t
2)单击[修改]工具栏上的[打断]按钮,启动Break命令 V!!E)I
3)执行如下命令序列: j{)_&|^{
选择对象:(选择直线1) SrMg=a
指定第二个打断点或[第一点(F)]:(输入F) sSVgDQ~q
指定第一断点:(捕捉交点A) 0cV=>|b>;
指定第二断点:(捕捉交点B将AB间线段删除) )6?(K"T
O 0Fw!IQk
9.利用Extend命令延伸实体目标。 -phwzR\(t
1) 绘制如图9所示的图形 T7f>u}T
2) 单击[修改]|[延伸]命令 (_^pX
3) 在[当前设置:投影=当前坐标系 边=当前边] 20[_eu)
[选择边界的边] l7G&[\~
[选择对象]提示符后,选择直线AB 7CfHL;+m<4
4) 在[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投影(P)/边(E)/放弃(U)]]提示符后,选择直线CD(注意应靠近C端选择) %T:~N<8)
5) 在[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投影(P)/边(E)/放弃(U)]]提示符后,选择直线ED _YVp$aKDR
6) 在[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投影(p)/边(E)/放弃(U)]]提示符后,按回车键 Gc= #
c"X` OB
mjdZ^
[a~|{~?8
(图10) (图11) (图12) cx?XJ)
YVy+1q[
10。利用Chamfer命令进行倒角。 5a
moK7
1) 绘制边长为100的正方形ABCD(如图10所示) Fl,(KSTz
2) 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倒角]按钮 PprCz"
3) 在[(“修剪”模式)当前倒角距离 1=当前值,距离2=当前值][选择第一条直线或[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法(M)]提示符后输入“D”并回车 ZJev_mj
4) 在[指定第一倒角距离〈当前值〉]提示符后输入“30” 3nVdws
5) 在[指定第二倒角距离〈当前值〉]提示符后输入“40” =]r<xON%S
6) 直接回车,再次启动Chamfer命令 D[)
Z$+D4f
7) 在[选择第一条直线或[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法(M)]]提示符后选择直线段AB。 BU|=`Kb|))
8) 在[选择第二条直线]提示符后选择线段AD n6T@A;_g
qsnZ?hXPp
11.利用Fillet命令进行圆角操作。 S]^`Qy)
1) 绘制如图11所示的图形 _~ m@ SI
2)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F”并回车,启动命令 `9;:mR $
3) 在[选择第一个对象或[多段线(P)/半径(R)/修剪(T)]]提示符后选取直线AB(靠近A端) 1#H=<iJ
4) 在[选择第二个对象]提示符后选取DC直线(靠近D端) AH$D./a
5) 直接按回车键,再次启动Fillet命令 (ly4[G1y
6) 在[选择第一个对象或[多段线(P)/半径(R)/修剪(T)]]提示符后输入“R”并回车 #Z8=z*4
7) 在[指定圆角半径〈当前值〉]提示符后,输入一个合适的半径 7hPiPv
8) 再次启动Fillet命令 U8_<?Hd
9) 在[选择第一个对象或[多段线(P)/半径(R)/修剪(T)]]提示符后,选取BC直线(靠近C端) 8c-r;DE
10)在[选择第二个对象]提示符后选取DC直线(靠近C端) b(8#*S!U
N%Gb
12.绘制如下所示的图形。(以下两个图及图13) sqkk4w1#C
octBt`\Of
^J,Zl`N
rt+%&%wt
XV"8R"u%Q
X-$~j+YC
第六章 高级编辑技巧 k&-SB -
b,]QfC
<=;#I_E#E
(图1) (图2) '8+<^%c
1. 创建一个目标选择集,并利用它进行编辑。 92|\`\LP%
1) 在屏幕上绘制一组图形,如图1所示 "M.\Z9BCt
2)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Group”,启动Group命令,打开[对象编组]对话框 p8CDFLuV
3) 在[编组名]文本框中输入“Circle”,作为选择集名 I^h^QeBis
4) 单击[新建]按钮,AutoCAD自动进入绘图界面 .t\#>Fe
5) 在绘图区用拾取框选择圆1和圆2,并回车 GAK!qLy9
6) 在列表框中用鼠标单击选择集Circle所在位置,将其选中 sTx23RJ9
7) 单击[添加]按钮,用拾取框选取圆3和圆4,回车确认 R"NR-iU
8) 在[说明]文本框中输入“all circle”,表示该选择集选择本图中所有的圆 &s.S)'l4l
9) 单击[说明]按钮,将[说明]文本框中的描述内容赋予选择集 IbFS8 *a\
10) 单击[确定]按钮结束命令。此时,已将图中所有的圆定义为一个选择集 ZzZy2.7
11) 在绘图区单击其中的1个圆,其他3个圆也呈高亮显示,表明被选中。 .W[ 9G\
^m^4LDt
2. 使用[快速选择]命令选取圆。 ~gz_4gzb
1) 绘制如图1所示的图形 K0hmRR=
2) 右击鼠标,打开快捷菜单,单击其中的[快速选择]命令,打开[快速选择]对话框 iT f]Pd'
3) 在[快速选择]对话框中的[对象类型]下拉列表框内,选择[圆]选项 "uR,WY
4) 单击[确定]按钮结束命令,此时对话框关闭,图中的4个圆均被过滤出来并被选取 #bN'N@|
5) 连续两次按Esc键,取消4个圆的夹持状态 X6lkz*M.
6) 再次打开[快速选择]对话框 .EJo9s'
7) 选择[排除在新选择集之外]单选按钮,同时在[对象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圆]选项 nksx|i l
8) 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此时可以看到,绘图区除圆以外的其他图形(包括矩形与直线)均被选取。
Gw4~
wxy.&a]
3. 使用属性管理器编辑图形实体的属性。 bb@@QzR
1) 绘制如图2所示图形 y8jwfO3
2) 使用图层管理器建立两个图层(图层1和图层2)。将图层1颜色设为红色,线宽为0.5mm;图层2设为绿色,线宽为0.2mm,均为实体 l]
-mdq/C
3) 选取外围大矩形(该矩形直接由[矩形]命令绘出,而非4条直线),然后右击鼠标,打开编辑快捷菜单 X=Qa TV
4) 选择其中的[特性]命令,打开[特性]对话框 @w?y;W!a>
5) 在[特性]对话框的[基本]列表中,打开[图层]下拉列表框,此时图层1和图层2均在其中,选择[图层1]选项,此时可以看到选择的矩形框已变为红色,即已属于图层1 <Lz/J-w
6) 用鼠标连续选取4个圆,此时,在属性管理器中列出了这4个圆的基本属性和几何属性 3aL8GMiu
7) 在[特性]对话框的[几何图形]列表中,将[半径]文本框中的值改为0.5,此时绘图区圆的大小也随着改变 %ZT@&
8) 在[基本]列表中,打开[图层]下拉列表框,选择[图层2]选项,此时,4个被编辑的圆已变成绿色,成为图层2下的实体 s];jroW@u
9) 关闭[特性]对话框,最终得到的图形中,圆的大小及矩形的图层属性已被修改 =Kf]ZKj)
^! ?wh
(图3) (图4) (图5) ]iP
+Y
4. 利用夹持点拉伸和移动实体。 ;Mzy>*#$Q
1) 绘制如图3所示的图形 N@Fof(T&
2) 单击直线CD,在单击C点,使其成为热夹持点 OsQB`
D
3) 在[**拉伸** qX,TX
3
指定拉伸点或[基点/复制/取消/退出]提示符下,利用捕捉功能选取AB和CD的交点E 5,H,OZ}
4) 单击圆,再单击圆的圆心,使其成为热夹持点 6|h~pH
5) 在[**移动** z=YHRS
指定移动点或[基点/复制/取消/退出]提示符下,捕捉E点 QU&LC
re\pE2&B
5. 利用Stretch命令拉伸实体。 1|U8DK
1) 绘制如图4所示的图形 7RE'KH_$
2) 单击[修改]|[拉伸]命令 <d&9`e1Hc
3) 在[使用交叉多边形或交叉窗口对象选择方式并按回车完成选择]提示符下,用交叉方式选择图中的全部图形实体 Pra,r9h,
4) 在[指定基点或位移]提示符下,在绘图区内任选一点 J.%%]-f=&
5) 在[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提示符下,输入“@100<0”并回车 V4~`yT?*"
=t,}I\_^c
6. 使用Offset命令,偏移复制实体。 ?4G/f<ou
1) 绘制如图5所示的图形 S5a?KU
2) 单击[修改]|[偏移]命令 ((Jiv=%
3) 在[指定偏移距离或[通过(T)]〈当前值〉]提示符下,输入“10”并回车 $F^p5EXkc6
4) 在[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退出〉]提示符下,选择图中的实体 ak_&\'P
5) 在[指定点以确定偏移所在一侧]提示符下,点取实体外侧 aJAQ G
6) 在[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退出〉]提示符下,直接回车结束命令 aaa6R|>0
_VvXE572
(图6) (图7) ,\2w+L5TD
7. 利用Explode命令分解多边形。 ~Vh< mt
1) 用Polygon命令绘制两个相同的正六边形ABCDEF和abcdef,如图6所示 'aLTiF+
2) 单击[修改]工具栏上的[分解]按钮 3rRN~$
3) 在[选择对象]提示符下,选择正六边形ABCDEF Tj[=E
4) 在[选择对象]提示符下回车。此时,AutoCAD将分解正六边形ABCDEF \xtY\q,[
5) 单击[修改]工具栏上的[删除]按钮 KG8:F].u(
6) 在[选择对象]提示符下,分别选择AB和ab,然后按回车键 }{3XbvC
Qv v~nGq$
8. 绘制如图7所示的图形并进行图样填充。 "2J$~2{N
1) 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图案填充]工具按钮,打开[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 c5vi Y|C^
2) 单击[图案]按钮,打开[填充图案调色板]对话框 _s(izc
3) 在[填充图案调色板]对话框内,选择ANSI选项卡中的ANSI31图样,单击[确定]按钮 *=b#>//
4) 单击[拾取点]按钮。当出现[选择内部点]提示符时,在六边形内部任一位置单击鼠标,拾取一内点,再回车 %d%$jF`
5) 在[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中单击[预览]按钮 R:[IH2F s
6) 回车后返回[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 |ORro
r}
7) 单击[确定]按钮 `X mT)C
8) 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重复图案填充]命令,再次启动[图案填充]命令 klUW_d-
9) 单击[继承特性]按钮,选择六边形内的填充图样。然后按回车键返回[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并将[角度]的值改为90 L("zS%qr
10) 单击[拾取点]按钮。当出现[选择内部点]提示符时,在上部和下部的月牙形小区域内分别拾取一点(即单击鼠标)。直接按回车键,返回对话框 sTmY'5ry
11) 单击[预览]按钮 ?WD JWp%
12) 直接按回车键,返回[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 f&ZFG>)6
13) 单击[确定]按钮 :4HZ>!i
ggP#2I\
第七章 使用图块 A7eF.V&
06r-@iY.]
G/y@`A)
(图8) (图9) (图10) /kK%}L_D
1. 利用Block命令定义图块,图块名为GJD。 IN{ 1itE
1) 绘制如图8所示的图形 @+iO0?f
2)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Block”并回车 s]lIDp}
3) 在[输入块名或“?”]提示符下输入图块名“GJD”并回车 K1*oYH B
4) 在[指定插入点]提示符下捕捉A点 q-k~L\Ys
5) 在[选择对象]提示符下选择图中所有实体 Ok/U"N-
6) 在[选择对象]提示符下直接回车。这时,图块定义结束,图形消失 Lt<KRs
7)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Oops”并回车,将再次看到如图所示的图形 +f+#W
W)OoHpdw
2. 利用Block命令定义图形。 (hb\1wZ
1) 绘制如图9所示的图形 qhIO7h
2) 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创建块]按钮,打开[块定义]对话框 q.GA\o
3) 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USER” Q,AM<\S
4) 在该对话框中单击[选择对象]按钮,选择图中所有的图形 SniKCqmC]
5) 然后再进入[块定义]对话框,单击[拾取点]按钮,利用捕捉功能选择其中心作为插入点 >}?4;:.=
6) 在[块定义]对话框中选择[转换为块]单选按钮 KeIk9T13O
7) 单击[确定]按钮,定义图块操作到此结束 JiXkW%
zA<Hj;9SM
3. 利用-Wblock命令将图块保存到磁盘上。 @/DHfs 4O
1) 绘制如图10所示的图形 })Pq!u:3
2)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Wblock”并回车 Da@H^
3) 在[创建图形文件]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USER”,然后单击[保存]按钮 S1`;2mAf*
4) 在[输入现有块名或[=(块=输出文件)/*(整个图形)]〈定义新块〉]提示符下,直接按回车键 A/xo'G
5) 在[指定插入点]提示符后,捕捉A点作为插入点 l&2 }/A
6) 在[选择对象]提示符后,选择图中的全部实体 Ie<`WU K
7) 在[选择对象]提示符后,按回车键,完成图块存盘操作 9^AfT>b~f
ruf*-&Kr7
第八章 文本的编辑与标注 gPA),
NrN
1. 用Mtext命令输入字符串。 :SUU)jLq
1)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MT”并回车,启动Mtext命令 '7j!B1K-
2) 在[指定第一个角点]提示符下用光标在屏幕上选取一点,作为文本框的第一个角点 DjK
3) 在[指定对角点或[高度(H)/对正(J)/行距(L)/旋转(R)/样式(S)/宽度(W)]]提示符后,再确定第二点 c!2j+ORz
4) 在[多行文字编辑器]对话框的文本框中输入字符串“我是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生” (:TZ~"VY
5) 单击[确定]按钮,结束操作 q|r/%[[!o
L{i,.aE/nO
2. 用控制码输入字符。 +OTNn@!9
1)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Text”并回车,启动Text命令 #$dk
2) 在[指定文字的起点或[对正(J)/样式(S)]]提示符后,用光标在屏幕上点取一点作为文本的起始点,然后回车 jQ 'r};;
3) 在[指定高度〈当前值〉]提示符后输入“10” /HiRbwQK#
4) 在[指定文字的旋转角度〈当前值〉]提示符下直接回车 1~|o@CO
5) 在[输入文字]提示符下输入“%%p40%%d” r\x"nS
6) 在[输入文字]提示符下直接回车结束操作 'T_Vm%\)
3u tJlD
3.绘制如下图所示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