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LCD研发上逐渐出现瓶颈,有机发光二极体(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由于其特性差异,让OLED成为目前发展平面显示器大厂投注大量资源的新领域,OLED的自发光特性,除原先期待的显示器应用外,其作为发
光源也是深受期待的应用方式,而这些先进的相关元件,逐渐导入目前常见的行动装置、生活应用中…
\i//Aq OLED应用正逐渐渗透
照明与显示技术应用市场,其中AM 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的市场需求,近来在应用、出货量与产值,正紧紧追赶PM OLED(Pass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应用,其优异的显示特性,极可能超越PM OLED,而目前的新趋势是将OLED尝试与最热门的触控应用整合,在更轻、更薄、更宽广的视角等技术优势外,再追加更多元件的优势条件。
#t(/wa4 3))R91I OLED应用已导入各项装置
yx-"&K=` P[q>;Fx* OLED 正在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大量被採用,尤其在中、小型个人3C产品上,由于其应用大多以中、小型萤幕尺寸为主,例如,数位相机、行动电话、数位相框、 PMP(Portable Multimedia Player)、行动电视、PND(Personal Navigation Device)…等应用。虽说这些小型、中型尺寸,在初期是AM OLED较容易进入的市场,但AM OLED属于电流驱动型元件,在驱动IC设计方面明显较TFT LCD困难许多,驱动
电路的设计将明显左右OLED显示的实际表现,如亮度、品质、色彩等,其稳定的显示品质较TFT LCD更难掌控。
wZ\93W-} 观察AM OLED的显示特性,往往会因为工作温度、电流稳定性、尺寸面积…等条件不同,而出现效果差异,面对此,也是考验驱动电路设计的关键,而在终端装置制造商通常较无法投入这方面的研发,通常会选择寻求模组解决方案导入产品设计中。目前投入驱动IC前躯开发的业者相当多,像是OLED发展先驱的柯达,在针对 AM OLED的材质反应特性,可透过AM OLED特性变化改变驱动方式,补偿其显示品质。
=5B5 $3>Rw/, 相对Ignis Innovations则提供专为手持设备开发的AdMo,与专为取代TFT显示器应用的MaxLife两种驱动技术平台,针对不同应用属性设计最佳化的 AM OLED驱动解决方案。而投入这类驱动IC研制技术的厂家,还有Dialog Semiconductor、CDT(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等。
\:1$E[3v Zn
r4^i&( "i/GzD7 `n p19(>|$J 2英寸OLED行动装置用途显示器。ToshibaAM OLED与PM OLED技术差异
F) Q[ cai BV>9U5 PM OLED在其元件的结构组成,明显较AM OLED结构更为简单,具备大量生产压低成本的制造优势,也是OLED用于显示应用最早量产的产品形态。PM OLED适用于行动电话的次显示萤幕应用,在讯息显示量不高的小型面板应用尤其适合,量产成本也相对低许多。但在行动装置越趋转向高彩、大尺寸、快速显示的应用方向时,PM OLED在技术条件明显无法应付新需求。
Tr:@Dv.O yLfyLyO L 但真正能发挥OLED技术优势,仍是AM OLED应用为主,尤其用于显示器应用领域,目前已有Sony、Nippon Seiki、Samsung SDI、Pioneer、LG Display、奇晶光电、 (CMEL)…等显示器大厂投入研发、生产。
kJf0..J[#< jFe8s@7 在材料的特性上,AM OLED具备目前显示器技术较难突破的关键问题,例如,更趋轻薄的构型设计、更宽广的显示视角、更快的画面重绘反应速度、更好的色彩表现能力与更高的对比、更大的工作温度范围等,让AM OLED深受显示器大厂青睐。但AM OLED显示器应用也面临生产良率提升与寿命增长的设计课题。
|g^YD;9s. AM OLED与目前大量使用的TFT型平面显示器不同的是,AM OLED的像素开关动作相当快,尤其适用于电视应用,但目前业者则尝试导入蓝光OLED,延长OLED的使用寿命,或透过新材料或新的驱动晶片设计,透过各种方式减缓OLED的老化问题。
f:~G) !9$}1_,is 可挠式OLED显示器
YQd($ yy8BkG( AM OLED由于结构具备可挠特性,因此也具备导入e-ink电子纸应用的条件,例如,Sony就开发出採AM OLED构造的可挠式显示器 (flexible plastic substrate),其制法是将AM OLED结构制作于塑胶
薄膜上,克服以往AM OLED需高温制程可能会造成塑料基底的变形问题。在Sony的制法中,可挠式的OLED面板制程可全程控制在180℃以下。
exiu;\+j 最早由Sony于2007年发表的可挠AM OLED面板原型,为一个2.5英寸显示器,具备120 x 160解析度的全彩面板,但在2009年的CES展中,Flex OLED的可挠式AM OLED,已经可以内嵌于Sony的Walkman手镯雏形产品上。
FO^6c y< dBF[ l6w\E=K zzI,iEG OLED构造超薄,具备一定程度的可挠特性。
YQ?hAAJ z,m3U( 针对可挠性OLED的原型开发,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ASU)也开发出4英寸大小的AM OLED显示器,目前已具备QVGA显示解析度。由ASU发展的可挠设计原型使用杜邦Teijin热稳定聚乙烯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材料,与 Sony同样以低于180℃ 制程制作,整合于非晶硅TFT背板。
qtZzJ>Y Khi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