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显示器件发展迅速,OLED 是继电子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后,形成的又一个规模庞大的电子器件产业,其应用范围涵盖彩电、计算机、大屏幕、计算器、游戏机、PDA、手机及室外大屏幕显示等方面。OLED 新型显示技术及相关产业的产品占到信息产业总产值的 30% 以上,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支撑产业之一,其发展快慢、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 ,^3D"Tky
Wrlmo'31
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显示产业跨越式的发展。显示器市场更加强调轻薄、高画质、人性化等功能。从传统的黑白、彩色、超平、纯平 CRT 显示器,到如今大放异彩的 LCD、PDP 平面显示器,显示产业的规模日渐壮大。OLED 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动摇了 LCD 与 PDP 的霸主地位,成为未来显示领域极具竞争力的新星。
QS!b]a3
S7V;sR"V2
OLED 显示技术是一门相当年轻的显示技术,依其所使用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大致可分为小分子器件和高分子器件(PLED)两种。小分子 OLED 技术发展的较早,因而技术也较为成熟。高分子器件(PLED)的发展始于 1990 年,由于聚合物可以采用旋涂、喷墨印刷等方法制备薄膜,从而有可能大大地降低器件生产成本,但目前该技术远未成熟。 (\G~S 4
FKaY w
由于 OLED 具有高亮度、宽视角、响应速度快、易于实现高分辨率全彩色显示、低电压直流驱动、低功耗、发光效率比高、温度特性宽、耐恶劣环境能力好等优点,而且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所以非常适用于手机、PDA、数码相机、DVD、GPRS 等小尺寸显示,其产业前景正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OLED 显示技术在过去 10 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目前荧光小分子器件发光效率已经超过 16 lm/w;而磷光小分子器件的发光效率则已接近 30 lm/w;能够推出全彩色 OLED 的公司和研究单位越来越多,采用低温多晶硅 TFT 驱动的全彩色器件也已经被开发了出来;白光 OLED 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已制成的白光器件可以在 100cd/m2 亮度下保持较长时间。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基本达到了实际应用的要求,特别是在发光效率方面,OLED 远远高于 PDP 的水平。 q>Y_I<;'g
umi#Se3&
目前,OLED 技术能够满足实用化的要求,但技术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在材料、彩色化、大尺寸、柔软显示 IC、封装和生产工艺等方面都还有改进的余地。从长远来看,OLED 未来的发展将沿着小尺寸、中尺寸、大尺寸、超大尺寸;单色、多色、彩色;无源、有源硬屏、软屏的方向进行发展,最理想的显示器应该是 TFT-AM-OLED。 xKxWtZ0
(GZm+?
全球 OLED 产业发展迅速 :ZUy(8%Wl
0Y\u,\GrxW
随着 OLED 显示屏越来越多地用于替代手机中的 LCD 显示屏, 2003 年全球 OLED 的显示屏面板市场的销售收入达到 2.51 亿美元,而到 2004 年全球 OLED 显示屏面板市场的销售收入就突破了 4.08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63%。iSuppli 预测,全球 OLED 显示屏面板市场 2005 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 6.15 亿美元,比 2004 年增长 50.7%。 TGg* (6'z
Ws=J)2q
2004 年,全球 OLED 显示屏面板的销售量为 3100 万块,几乎比 2003 年的 1680 万块的销售量增加了一倍。 h"[
][
4m~\S)ad
2004 年,三星 SDI 在全球 OLED 显示屏面板市场排名第一位,占市场份额的 44%,超过了日本的先锋公司。 "k+QDQ3=
JO
_a+Yl
2004 年,全球 OLED 显示屏面板市场的销售收入有 89% 来自于手机市场。在未来 10 年内,手机将一直是 OLED 显示屏的最大的应用市场。 E*kS{2NAq
a+Q)~13
根据 Display Search 最新的统计数据, 2005 年第三季全球 OLED 出货量为 1670 万片,产值达到 1.309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44%。预测到 2008 年,全球 OLED 产业有望快速增长到 22 亿美元以上。 _onHe"%{
).-FuL4Y
目前全球已经量产的 OLED 生产线至少有多条,中试线也有几十条之多。国际上从事 OLED 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公司有一百家以上,其中一部分公司已开始进行批量生产。日本厂商在 OLED 的技术上起步较早,以东北先锋为首,TDK、三洋电机、索尼、精工 - 爱普生、NEC 等大厂在 OLED 技术的开发上都投下不少心力。欧美地区也有众多公司投入研发,如:CDT、Kodak、DuPont、UDC、eMagin、PHILIPS 等,韩国已有三星、LG、现代等 10 余家企业宣布涉足 OLED 产业,台湾地区也有来宝、东源激光、友达、胜园等 14 家厂商投入到 OLED 产业。 N@k:kI
{r Gx*<e
近几年 OLED 发展很快, 2001 年索尼和三星分别研制成功 13 和 15.1 英寸有源有机发光显示屏, 2002 年东芝研制成功 17 英寸 TFT OLED 样机, 2003 年索尼推出了 24 英寸 TFT OLED 样品, 2004 年精工爱普生开发出 40 英寸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面板。 $jm'uDvm
REHfk6YE
我国 OLED 产业发展现状 mCg 5-E~;
]^s4NXf+
2003 年,国内信利半导体引进了一条小批量 OLED 生产线,目前正在进行产品及市场方面的开发, 2005 年 10 月份投产,主要生产无源 OLED。 Tux~4W
j@9A!5<CCk
清华大学于 1996 年成立 OLED 项目组从事 OLED 技术研究,建成了中国大陆第一个 OLED 中试线。上海广电从事多年 OLED 技术研究,在 2005 年一季度建成中试线,进行小批量生产。上海大学于 1990 年开始 OLED 研究工作,研制出白色发光器件和绿色矩阵显示器件。吉林大学从 1994 年开始在新型 OLED 材料开发及性能研究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在新型电致发光配合物材料方面取得了一些有创新性的成果。 <{'':/tXI
iJ~pX\FKO
2005 年 11 月 6 日,清华大学和北京维信诺公司在昆山建立了我国内地首条 OLED 大规模生产线,投资金额预计达 7.5 亿元人民币。清华大学和维信诺的 OLED 产业化发展规划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设两条中小尺寸 OLED 生产线,2005 ~ 2006 年建设第一条 OLED 大规模生产线,2008 年前后再建设第二条生产线,产品主要用于手机、MP3 播放器、车载显示器和数码相机上,两条生产线产能开辟后,年产中小尺寸 OLED 器件将达 2000 万件左右,年产值约为 12 亿元人民币。第二阶段将根据市场和技术发展情况,在 2008 年后投资建设 1 条大尺寸 OLED 生产线,产品拓展至 10 英寸以上的全彩显示器。 ?g9CeeH*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