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光纤激光器最新发展戴世勋,张军杰,徐时清,汪国年,杨建虎,姜中宏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摘要:近年来,蓝光光纤激光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蓝光光源发展非常迅速。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然后综述了其发展历程、性能及应用情况。 'AWp6L @
ioWo ]
关键词:蓝光,光纤激光器,上转换
%A)538F
Z%OW5]q
一、 前言 e^8BV;+c
r%|A$=[Q
蓝光波段激光在高密度数据存储、海底通信、大屏幕显示 (需要蓝绿光构造全色显示)、检测、生命科学、激光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商业化的固体激光器激光波长主要在近红外和红外波段。在固体激光器中欲获得蓝色激光输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7E\g
&R.
4gb'7'
(1)利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直接制作蓝光波段的半导体激光器; AuXs B
(0R2T"/
(2)利用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对固体激光进行倍频; +(&|u q^
l|q%%W0
(3)利用上转换技术在掺稀土的晶体、玻璃或光纤中实现蓝激光输出。对于可见波段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蓝光LD的研制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衬底材料,同时LD的光束质量不尽人意,在许多应用领域受到了限制。由LD泵浦的倍频固体激光器,需要非线性晶体材料进行频率转换,虽然光束质量很好,输出功率也很高,但系统较复杂。近年来,人们利用发光学中的频率上转换机制,大力发展具有蓝绿光输出上转换发光材料,所采用的泵浦源一般为近红外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另外,与稀土掺杂的玻璃和晶体相比,光纤具有输出波长多、可调谐范围宽等优点。利用上转换光纤制作的光纤激光器还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近两年来,国外对蓝光上转换光纤激光器研究很活跃,并且其商业化进程也相当迅速。 BPewc9RxV
`7\H41%\pp
二、工作原理蓝光光纤激光器是利用稀土离子上转换的发光机理,即采用波长较长的激发光照射掺杂的稀土离子的样品时,发射出波长小于激发光波长的光。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机制一般可以分为激发态吸收、能量转移和光子雪崩三种过程,具体情况可以参见文献[1]。蓝光上转换光纤的输出波长一般在450~490nm之间,目前能获得蓝光输出稀土离子主要有Tm3+,Pr3+两种,但大多数情况下,为了提高泵浦吸收效率和上转换发光效率,往往采用将Tm3+或者Pr3+离子与Yb3+离子共掺的方式,通过Yb3+离子的敏化作用,利用多声子吸收的原理获得高效的上转换发光效应,Tm3+/Yb3+共掺和Pr3+/Yb3+共掺这两种方式的上转换光纤激光目前报道的最多。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