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下午,四川大学举行研究生开学典礼。校长李言荣院士在致辞中说道:研究在英语单词里是“research”,就是search寻找一词的前面加前缀re,意思就是要反复寻找,而不是找一次就行的,所以研究是很难的。“研究生尤其博士生是奔着成为专家去的,所以川大的研究生就是要按专业精英、学术精英去培养的。”校长李言荣院士提到,同学们要在科研事业中有所作为,真正做出有价值的成果,有人讲首先应该做到“三个善于”:也就是善于抓住机遇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去解决问题,善于做出最重要、最有意义。 *NzHY;e
s\A"B#9r
关于研究,校长李言荣院士告诫同学。学术研究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所以需要全身投入;其次要紧盯一个目标;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力争做到极致。我们做任何事情,不管是难还是简,只要经过了你的深度学习和深度思考,只要你善于把事情做到极致,当某一天你终于触及到了问题的本质并将它言简意赅的表达了出来,成功之门就已经为你打开了。 ij&_>
HO%atE$>
以下是讲话全文 -S5M>W.Qb{
9|#YKO\\i
研究生要学会研究——在201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Gv{Apd"
%"Tn=fZIF
校长李言荣 Sp8Xka~5*#
72@lDY4cE
2018年9月14日 e]R`B}vO
CMn&1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M53>C,gQ
&iCE/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对各位新同学经过刻苦学习和严格筛选成为了一名川大研究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f(.{M
ljg2P5
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经历了不同学校本科阶段的学习,今天,终于汇聚到川大来完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研究经历,我想大家之所以放弃其他机会,选择读研究生,多半还是想继续求学问道,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可以说,在今后三五年内,甚至在更长的时间里,科研将成为你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主要任务。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讲的主题就是:研究生要学会研究。大家知道,研究在英文单词里是research,就是search寻找一词的前面加前缀re,意思就是要反复寻找,而不是找一次就行的,所以研究是很难的。大家都知道,本科生主要是按通识教育来培养的,研究生尤其博士生是奔着成为专家去的,所以川大的研究生就是要按专业精英、学术精英去培养的。 FRa@TN/Ic
<j" }EEb^
同学们要在科研事业中有所作为,真正做出有价值的成果,有人讲首先应该做到“三个善于”:也就是善于抓住机遇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去解决问题,善于做出最重要、最有意义的结论。 'ap<]mf2
wO:!B\e
关于第一个问题——要善于抓住机遇去发现和提出问题。问题是通往真理的钥匙。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算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很多重大研究的突破,往往都是从提出好问题开始的。比如,学校华西口腔医学院的樊怡博士在哈佛大学交流期间,通过实验发现一个特定基因对骨和全身磷钙代谢的影响与前期20年的研究结果相反。她就一直关注着这个问题,后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恰好听到一个英国教授关于这个问题的报告,于是积极向教授请教并开展密切合作,共同解决了这个疑问,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的《细胞》刊物上,并为相关疾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靶点。 $OOZ-+8
,Y
1&[
二是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抽象、简化的模型或者方法,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找到事物的源头本质,然后再去解决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其实这个过程反映的就是一种研究能力,是透过事物表面的零散信息看到其背后的逻辑。比如,我们学校空天学院的蒲伟博士,在研究中发现国内外现有的航空航天传动系统产品的性能有很大的问题。蒲伟就和他的团队采用数学模型,推导出相应的方程,解决了这个难题,被美国齿轮制造协会收录为标准草案,以后很可能会被提升为国际标准。其实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同样也是非常注重方法论问题的,譬如我校已故的龙学泰斗杨明照先生,历经数十载,科学地寻找到《文心雕龙》的思想逻辑。 #LRN@?P
&<8Q/m]5
三是善于做出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结论。科学研究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到解决问题、再到得出科学的结论的过程。作出那些重要且最具意义的结论,往往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临门一脚”,体现的是对科研实践和认知的升华。大家可能都知道上个世纪50年代初,杨振宁、李政道两位先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华人争了大光,其实当时人们公知的是宇称守恒的规律,据说杨、李二人一直在讨论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是否还守恒,当时李政道20多岁,他率先从一个粒子出发去计算并取得了突破,在和杨先生讨论时,杨先生建议先不要急于发表文章,应该推到其他粒子并形成普适规律,得出最重要的结论后再去发表系列文章。所以说,得出最有意义的结论是多么的重要。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这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原因”。牛顿这里所说的巨人,就是那些善于作出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科学结论的人。同学们在科研实践中,既要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更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从问题和现象中归纳出重要且有意义的结论,进一步形成科学理论,指导以后的科研实践。 + <AD
8`Wj 1 ,q
同学们,我们要真正做好科研,除了掌握上述的“三个善于”之外,还要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智慧都聚焦到一个目标上,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专注做好一件事并不容易,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就更不容易。大家都知道为我国原子弹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朱光亚先生,在他去逝前曾讲到,他的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他这一生只为国家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核武器事业。人们常说,你有多专注就有多专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用心的去做、去研究,你就是专家。在我看来,专注科研、做好科研,至少还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h6Lh]7
eHr|U$Rpo
第一,要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在未来三五年时间内,除去各种分心的事情耽误以外,真正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之又少。我们想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向做出像样的成绩,必须加倍付出努力。今天在场的有些同学可能去海外著名高校交流过,甚至有些同学就是在海外留学回来的。国外著名高校的研究生一般都非常的刻苦,熬到半夜三更是家常便饭。我们学校材料学院的郑婷博士,从大四开始就以研究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每天都在实验室认真完成每项实验任务,思考每个实验步骤,经过长期积累,科研道路越走越顺。所以,我们要科研上保持专注,要取得一定成就,首先要确保在精力上全身心投入。 t<S]YA~N'
u%n6!Zx
第二,要紧盯一个目标。古人讲:学贵有恒。我们很多同学进校时,都有着献身科研的雄心壮志,也有着良好的基础,但是最终心想事成的人却只是极少数。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们没有紧盯一个既定的目标,精力被分散掉了。科学大家黄昆先生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的大会上讲:科研贵在创新,科研的兴趣不是发论文而是破案,大多数开创性的研究并非想象的那么复杂和深奥,关键是确立少而精的目标。的确,很多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如此,比如,前些年发现的高温超导,就是从日常烧结的陶瓷材料中发现的,这两年很时髦的石墨烯也是科学家用胶带去手撕日常的石墨片而发现的。所以很多重大的发现真的并不是那么的复杂和高深。其实,我们在看动物世界时就会发现,狮子在追赶猎物时,会始终盯紧一个目标,即使身边出现更大的目标和距离更近的猎物,它也不会轻易改换。因为狮子追赶猎物时,不仅是速度的较量,也是体能的较量。只要盯紧既定的目标,当猎物体力下降,十有八九会被狮子俘获。如果狮子不断改换目标,新猎物的体能充沛,跑得会更快更持久,捕获的可能性就会更小。大家都在电视上看过西班牙斗牛的节目,一头公牛从笼子里放出来凶猛得很,见人就冲撞,但是一小会儿后就出来几个手拿红布条的小丑,公牛被戏弄时往往就会东追西赶,盲目得很,不出半小时就累得快要倒下了,真正最后被斗牛士一枪击倒只是早一点晚一点的事了。所以,当我们确定了目标之后,重要的就是要选定一个突破口、找到一个创新点,力争率先取得进展。 +c&n7
LB*qL
第三,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力争做到极致。我们做任何事情,不管是难还是简,只要经过了你的深度学习和深度思考,只要你善于把事情做到极致,当某一天你终于触及到了问题的本质并将它言简意赅的表达了出来,成功之门就已经为你打开了。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曾经说,“我们注定不能做太多事,所以每件事我们都要做到精彩绝伦。”《乔布斯传》中曾提到过一个细节:乔布斯在查看苹果系统里面的地图图标时,发现放大许多倍后,某一行的一个像素颜色不对,乔布斯认为影响了苹果系统的整体美观。正是乔布斯对细节和对极致的不懈追求,才造就了苹果的神话。所以,当我们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极致后,你已经拉开了和绝大部分身边人的差距,而这种日积月累的差距,铺就了迈向成功和进阶的重要基石。 *xm(K+j
]C.x8(2!f
同学们,川大有很好的文理工医多学科、多类型的基础,这很适合大家做交叉融合的研究,交叉没有边界、跨界没有禁区、融合没有范围,往往创新的方向和创新领域就孕育在这些交叉点上,就好比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同学们,无论你本科来自哪里,学的什么专业,从今天开始就是一名川大人了,未来几年只要你学会研究、善于研究,你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川大研究生。 gD&/k
f4.k%| ]
最后,再次欢迎同学们来到川大、来到川大当研究生! D4
{?f<G0F
g%()8QxE1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