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06-10-28 11:24 |
红外探测技术在军事航空领域的发展
在军事航空领域,对目标的探测定位能力的更高要求已成为航空电子系统不断扩展的需求牵引之一,而现代隐身技术、对地攻击武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使光电探测设备的地位不断上升。 目前隐身技术主要是针对电磁微波雷达而设计的,而对可见光或红外光波段只能降低其可探测水平,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隐身,在短期内技术上的难度很大。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就会发出红外辐射,其他部位温度不同,辐射率不同,就会形成物体的红外图像,经过大气传输,就能被红外探测设备所探测,经光电转换,成为人眼可观察的图像,这完全是被动探测的过程。 红外探测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符合隐身飞机自身高度隐蔽性的要求,即被动探测、不辐射电磁波,而且由于工作波长较微波雷达短3~4个数量级,可以形成高度细节的目标图像,目标分辨率高。随着隐身技术的发展,红外探测系统正逐步成为新一代战斗机的主要传感器之一,与电磁微波雷达处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 :%>8\q>UX ^m+W 到目前为止,红外探测技术已发展到第四代,现已大批装备的主流产品是采用扫描焦平面4N或6N阵列的第二代前视红外系统。扫描焦平面阵列(FPA)是碲镉汞多元线列并联扫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增加线列的单元数量,而且增加线列(行)数,形成串并扫描,同时采用多级时间延迟和积分(TDI)技术把串联扫描同一行单元的光电信号依次延迟并相加。它采用阻抗低的光伏型碲镉汞材料,能与硅电荷耦合器电路低耗耦合。碲镉汞多元焦平面阵列与硅电荷耦合器中间由铟柱连接形成夹层结构从而制成混成双片焦平面阵列红外探测器。 =d5!O~}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