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17-07-27 17:57 |
合肥研究院等在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熊奕敏课题组副研究员曹亮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高兴宇课题组、苏州大学孙宝全课题组合作,发现提高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薄膜结晶相纯度尤其是表面结晶相纯度,能有效消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迟滞效应和提升器件性能,并且器件迟滞效应的消除并不依赖于器件结构。此项研究揭示了钙钛矿结晶相纯度尤其是表面结晶相纯度对器件J-V迟滞效应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2017, 9 (27), 23141–23151)。 [!'+} >3 o4 U2 探索新能源材料及器件、利用太阳能应对能源危机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在短短的几年内,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已提升到22.1%,接近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26.3%)。因而,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ABX3型结构)材料被认为是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有力竞争者。然而,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提升高效器件的稳定性、降低迟滞效应及实现大面积制备等。 {,>G 1>Yv b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