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2012 |
2017-05-02 09:34 |
太极拳被KO的根本原因在这里!
这两天,朋友圈被一段搏击比赛刷屏了,一位太极拳宗师和一名格斗大师,在成都的一间武馆公开比武,结果开战不到20秒,太极拳宗师就被打倒在地,且丝毫没有还击之力。 (`dz37@* b_~XTWP$l
[attachment=76718] ih0a#PB8 中国武术和西方格斗到底哪家强。这一历史谜题,可以说这场比赛给出了最直观的答案。所以扬名世界的太极拳只是徒有其名吗?传统武术真的无法与现代格斗所抗衡了吗? ~ps,U l|WFS 太极拳到底是实战武术,还是强身健体的体操、舞蹈,这些还要从很早以前说起。 _,L_H[FN 'z"vk 提到太极拳,习太极拳术之人必定会提起所谓武当派开宗立派的祖师,张三丰。张三丰的名字很多,本名张全一,字玄玄,又名君宝,号三丰。而张三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其实一直是个谜,有人说他是元末明初的道士,有人又说他是宋元时期的。 n>, :*5"G k5Cy/gR 生得龟形鹤骨,大耳圆目,身长七尺余。却不修边幅,不好名利,云游四方,平时活得闲云野鹤。《明史》里记载的张三丰,曾在武当结庐而居,不问世事。但据武当山道教中人相传,张三丰不但在武当悟出了太极拳,还开创了一大武学派别。后来在宝鸡死而复生,还活到了明朝时期,可以说是相当传奇了。 (& SU)Uvu LsWD^JE. 明清道教的著书不少,比如《大道论》、《玄机直讲》等,被称为是张三丰所著,被清朝的作者李西月编著成一本《张三丰先生全集》。 W9%v#;2 ^\ x'4!W 总之明太祖、明成祖曾经派人到处寻找张三丰而无果,明英宗倒是给他封了个“通微显化真人”的名号,所以才有了后世大家口中的张真人。 + kKanm[!v e
n~m)r3& 而至于赫赫有名的张三丰所开创的武当太极拳,恐怕只有在金庸等人的小说里才看得到了。因为现在我们所说的太极拳,据考证,是源于河南焦作的陈家沟。 wPM>-F 6AJk6W^Z 明末崇祯年间,陈家沟出了个武庠生,大概就是武秀才,当时的预备将军,名叫陈王廷。结果没有一点点防备,明亡了,陈王廷做不了将军,只好隐居家乡,读读书,种种地,闲的时候才操本业练武。 Q^f{H. dzOco)y 习武之人都爱创造自己的一套路数,陈王廷当时就把长拳等武术,结合引导、吐纳姿势,改造成了自己的一套拳法,当时还没有太极之说。 l'(FM^8jv 2V)+ba|+ 不过陈王廷的这套拳很快就在当地火了,陈家沟的年轻人们都来跟陈王廷练拳,也就形成了当地自有的一派武学风气。开宗立派总是对自家拳法保护得比较严密,陈王廷的这套拳被规定只传同姓同乡人,且传男不传女,所以呢,也没有火到大江南北。 Gf"TI:xa vd lss| 而习得拳法的陈氏后人们,就靠此以走镖为业,也称得上是一门独特且世袭的看家本领。 GFdbwn5B
d78 [(; 直到陈家沟的拳法传到第十四世,这一代的弟子中有位佼佼者,叫做陈长兴,拳法出类拔萃,便带了几个陈家沟人在外谋生,也是以走镖为业,定居在河北。陈长兴平时带队走镖,没生意的时候便在同乡人开的药店里授徒练拳,当然也是只练同乡后辈。 _l7_!Il_ >*{k~Y-G 突然有一天发现,药店大院柱子后藏了个人。逮出来一看,原来是药店的伙计杨露禅。杨露禅是个哑巴,身形矮小,平时在药店打工,老实人一个,看不出什么歪心思。 v'S]g^ S3Y.+. 0U 光天化日下偷师被抓个正着,该惩罚,但也不是什么违反伦理的大错,说不过去。于是想了个办法,徒弟们平时也没什么实战经验,刚好就借杨露禅练手好了,还可以顺便测测他偷学拳法到了哪个地步。 HQP.7.w7 5 Kz42AC 不打不知道,杨露禅连着把陈长兴手下的几个徒弟全干翻了。这下好了,成功地引起了陈长兴的注意:小伙子,我看你骨骼清奇,不学武可惜了。于是陈长兴果断放弃门户之见和江湖禁忌,收了这一外姓徒弟,特准其正式学习陈家沟拳术。 1GK.:s6.f X=#us7W} 但是哦,别看杨露禅是个哑巴,其实他是装的! I%J>~=]n_ p Run5 )7 这个时候倘若以道德标准来判定杨露禅偷师,恐怕比较不合适。因为人陈家沟的拳术不传外人啊,亏得杨露禅偷学所得,不然就没有今天的太极拳了。 @??3d9I v`,!wS
杨露禅学得拳法后,整个人格局提高不少,但还是比较默默无闻。清朝时流行练武术,不少王公贵族都爱找武师习武。杨露禅有次被人介绍参加一个土豪办的聚会,土豪有不少武术老师,个个都是彪形大汉,瘦小的杨露禅自然成为被鄙视的对象。然而表演助兴的时候,杨露禅的表现可以说是成功逆袭了,闪躲神速,虚实莫测,以四两拨千斤之技接连把几个肌肉大汉打倒在地。这一战成名,杨露禅的名气甚至传到了京城。 PN 93.G(W &qS%~h%2 在京城一些名门公子的邀请下,杨露禅做了一名北漂,到北京收徒授拳。 CO`)XB6W |;US)B8}*Z 找杨习武的人多,又初来乍到,总会引起质疑,许多武术名家也跑来找杨露禅比武,但各门各派,皆非杨的对手。杨露禅得以威震京城,世称“杨无敌”。连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都对杨露禅赞许有加,特意赠上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雄。”太极拳也就因此成名。 $b|LZE\bU. 6HK1? 此后,清朝的王公贝勒慕名来习武者开始变多,但王公大臣们生活骄奢又体弱多病,不耐艰苦。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养生保健需要,杨露禅干脆将太极拳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做出了修改。使其招式变得柔和易练,就算穿着长衫留着鞭子打也没问题。 4 -tC=>>wc Vq+7 /+2" 而彻底让太极拳摒弃格斗技巧的,则要数新中国对太极拳的大改革了。 7{}E{/ @\&j3A 为了增强国民体质,50年代开始,国家就提倡把太极拳改造成一项群体性的体育活动。直到1957年,国家体委改编出了24式简化太极拳,后又编出88式太极拳。从此太极拳就变成了我们印象中,姿势舒展大方,速度匀缓的样子,也就是现在广场上最常见的太极拳招式。 <Ja&z M h}@wPP{ 可以说,经历了3个多世纪,太极拳从无到有,再从繁到简,直到现在只剩下些虚招简式,已经不复当年“威镇寰宇”的绝妙武术了。 ? #rXc%F >Y08/OAI.2 没有了实战性,难怪“太极宗师”会被现代格斗秒杀,毕竟,慢悠悠地推来推去跟一击爆拳的速度实在太没有可比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