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optics0803 |
2016-12-18 15:49 |
南开大学刘海涛教授课题组招募新成员
南开大学 刘海涛教授课题组 招募新成员【光学工程专业】 /c7j@=0 QqDF_ 刘海涛,1978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南开大学首批“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最高层次)。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光学学会理事。 PQK_*hJG" !"kvXxp^ 教师简介: g^idS:GtX5 1996年~2005年于清华大学学习,获得学士、博士学位。2005年进入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2009年晋升教授。期间,公派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光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完成了对光学异常透射现象的机理分析,这部分成果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2008年4月的Nature杂志上。回国后,继续开展光学异常透射、表面增强光谱分子传感、集成单光子源等方面的研究。 b7n~z1$ zR4huo 【研究背景和意义:光学异常透射现象于1998年由T.W. Ebbesen等人在世界著名学术期刊英国《Nature》上首次报道,表现为纳米金属孔阵列在特定波长光波的照明下,透过率远高于传统理论预言的数值,然而对该现象的解释存在长期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光学异常透射中表面波的贡献。光学异常透射现象首次显示了金属微纳结构中表面波引起的异常效应,是表面等离激元光学进入活跃发展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纳米光刻、生物化学传感、光电探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2008年,刘海涛和Philippe Lalanne在《Nature》上报道了解释光学异常透射的一个表面等离激元微观模型,首次从理论上明确了表面等离激元对异常透射的贡献,从理论上解决了之前的长期争论,该论文已经被SCI他引300余次。他们在随后的工作中又进一步建立了更完备的“表面等离激元+准柱面波”微观模型,明确了不同表面波对异常透射的贡献。此后的2012年,刘海涛与Philippe Lalanne、荷兰Frerik van Beijnum等人合作,在《Nature》上报道了光学异常透射微观模型的实验验证工作,通过制作一系列不同密度的孔阵列并测量其透射谱,采用之前建立的模型成功解释了不同密度孔阵列的透射谱,实验证实了理论模型预言的表面等离激元、准柱面波等表面波对异常透射的贡献。该项工作深化了人们对纳米金属结构之间电磁相互作用的认识,促进了微纳光学、表面等离激元光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应用价值。】 rk~/^(! H\^^p!^) 至今,在Nature(2篇,影响因子36.280)、Physical Review Letters(2篇,影响因子7.370)、Surface Science Reports(影响因子11.696)、Physical Review B、美国光学学会刊物(包括1篇2010年Spotlight,1篇2016年封面文章)、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学会刊物等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单篇SCI他引最高328次,编写了Springer 出版2部英文专著的各一章。在国际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10余次。 .cb mCFXL yD KX, 2004年 获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奖); kxP6#8*: 2008年 获法中科学及应用基金会吉尔-卡恩奖。 WM#!X!Vo 2009年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Zwcb5\Q 2009年 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奖学金-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 z7CYYU? 2010年 获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 &.}zZ/ 2012年 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最高层次); OhTO*C8 2013年 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kXe)dMX8 2013年 入选首批“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ldxUq,p 2014年 获天津青年科技奖; V*?,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