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水下全双工水声通信机研制成功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乔钢教授所在的科研团队顺利完成了承担的“远程、矢量、全双工水声通信技术”国家“863”计划项目,发明了水下多用户、全双工的声波通信方法,并研制了国际上首创的具有全双工通信能力和组网能力的水声通信机,解决了过去水下声通信中收发不能同时工作的问题,是水下声通信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 -->~<o $ #*";b)QY
[attachment=70566] tF/)DZ.to 全双工水声通信样机 Cwh*AKq( 近日,科研人员在对样机的实验中,成功实现了5公里距离的双向同步数据传输。这一水下声通信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意味着未来水下通信有望告别“对讲机”时代,实现像在陆地上打电话一样的体验。 :j)v=qul KkIgyLM 因为海水对无线电波有较强的吸收作用,所以无线电波在水下传播一般不超过百米而声波在水下能以1.5千米/秒的速度传播上千公里。但由于水下复杂环境和水声信道的限制,水下声波通信在质量、效率和组网能力等方面远落后于当前飞速发展的无线电通信,难以满足人们探索海洋和拓展水下空间的需求。目前在水下通信领域广泛使用的设备分为无缆和有缆两种。无缆通信设备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通话效果类似于对讲机,双向通信效率低下。有缆设备可实现全双工通信,可以像打电话一样双向说话,但设备的移动会受到线缆限制。 TEzMFu+V 乔钢教授科研团队所攻克的水下声波通信技术,能克服目前水下有缆通信的弱点,大大提高获取数据的灵活性、时效性,降低风险和费用。同时也是对目前无缆半双工水下通信设备的创新和提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单传感器的水下定向通信和双用户通信,极大提高了网络效率和信息吞吐量,攻克了超宽带通信中非一致性多普勒补偿的难题,提高了水声通信系统的稳定性。 0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