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16-03-11 22:06 |
54岁农民执着研究光学 盼权威人士验证“新论”
他虽然只是高中肄业,但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多年一直自学相关书籍并研究,自称对光现象和光本质有新的认识,还出版了一本书。但,命运似乎对他不公,前年刚做完直肠癌手术,后又发现癌细胞多发性转移,一直不停地放化疗。自知生命有限,他想找到权威人士和他一起做实验,以验证他的新理论。 ?kICYtY:_b 2$D
*~~
[attachment=68417] w"CcWng1 高中肄业自学研究光学 E)Z$7;N0x s$Il; 今年54岁的施维兵,是亭湖区黄尖镇新同居委会二组人。他的高中两年就在黄尖中学度过,后来被传染上甲肝而不得不休学。复读时,又患上了严重贫血没能参加高考。 _v=@MOI/J h(,SAY_ 施维兵说,虽然高中没有读完,但那时他的数学和物理成绩还不错。回家务农后,不甘重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加上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他选择了自学。 :<%q9)aPf` wz*QB6QtU 他花了7年时间自学天文学知识,其间,于1985年8月至1987年8月参加了由广西大学《创造与人才》杂志社举办的创造与人才刊授班,学期两年,期满后获结业证书,并于1986年在《创造与人才》第12期上发表论文《光环形成的新假说》,这本杂志一直被他珍藏着。 wHW";3w2~ GHHErXT\a 1993年春天,施维兵自学《牛顿力学》一书时,看到作者把光子比喻成子弹使他获得灵感,认为光子在最接近玻璃表面时,由组成玻璃的分子对光子产生吸引而造成折射。从那时起,他一直在自学并研究光学,把光学中每一个问题都应用粒子理论来研究。 i<g|+}I `_]Z#X&&h 遭到反对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 2`#jw)dM;} #vy:aq<bjE 施维兵说,科学家对光学的研究是从17世纪中叶开始的。从牛顿的粒子理论到惠更斯的波动理论,其每一种理论都不能完全解释光现象。后来到1905年由爱因斯坦把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理论。他想,一种现象用两种理论来解释,从哲学角度来讲是不完善的。因此,他坚持不懈地运用粒子理论来解释每一个光现象。 &j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