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green |
2007-10-23 09:55 |
“模拟电子技术”考试大纲 %
"(&a'B Xf`e 4 1.绪论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 , }3{eVct#| 练习题:习题1.2.7,1.2.6,1.2.8。 ,u
`xneOs 7[1Lh'u 2.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二极管的四种V-I模型及其应用。对于恒压降模型,硅二极管取 。 M@cFcykK 0SI@`C*1o 练习题:例2.4.2,习题2.4.3,2.4.6至2.4.13。 CVfV hTtn
/j 3.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对于硅三极管 。 ai_ve[A %y RGN 练习题:例3.3.1,例3.5.1,例3.6.1,习题3.5.3,3.5.4,3.5.5。 A<+Dx
+HS]kF H 4.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各类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共源、共栅、共漏三种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与计算。 J# (AX6 V'i-pn2gyu 练习题:例4.4.2,例4.5.1,习题4.4.4至4.4.6。 gK rUv0&F .?45:Ey~g 5.功率放大电路 掌握5.1,5.2,5.3节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电路组成与分析计算,包括输出功率 ,管耗 ,电源供给的功率 ,效率 各公式的推导与应用,最大管耗与最大输出功率的关系。 TF8#I28AD %+~\I\)1 练习题:例5.2.1,习题5.2.2至5.2.4。 D~C'1C&W ab6I*DbF 6.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集成电路中镜象电流源、微电流源、多路电流源的工作原理与求解;有源负载的工作原理;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与主要技术指标的计算公式(表6.2.1) [|Qzx w9 wo@ T@Ve~ 练习题:例6.3.1,习题6.2.7,6.2.8。 Pu3oQDldV Hm2Y%
4i% 7.反馈放大器 掌握反馈的有关基本概念及分类,负反馈电路的方框图及增益的一般表达式,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有哪些改善,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近似计算,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何会出现振荡? ;QBS0x\f@ DG;7+2U 练习题:例7.4.1,7.4.2,7.4.3~7.4.6。 sy"}25s O%EA,5U. 8.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 掌握“虚短”、“虚断”两个基本概念及应用。同相、反相比例放大、加法、减法、积分、微分、对数与反对数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分析与求解。有源滤波器的基本概念与S域分析,如教材P373图8.6.3。(a)滤波特性分析。 o!tC{"g JXc.?{LL 练习题:例8.1.1,例8.1.2,习题8.5.4,8.5.5。 u9!
? 7X>IS#W] 9.信号产生电路 掌握9.1、9.2二节主要内容。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XF$ n#ua p[Po*c.b 习题:例9.2.1,习题9.2.5,9.2.6,图9.2.3电路的工作原理。 @su<h\) ~XOmxz0 10.直流稳压电源 掌握10.1,10.2两节。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 的计算公式,整流二极管参数的选择;电容滤波的工作原理、特点、电容的选取依据,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出电压固定的三端集成稳压器78xx系列、79xx系列的外特性及应用。 1wR[nBg*| P6v ANL-B 习题:例10.1.1,10.1.2,10.1.3,10.1.4。 QC+
Z6WS; EOB8|:* zy,SL
|6: 物理光学考试大纲 [M\ an6h6O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RIMSXue*Ha 一、考试性质 al2lC#Sy 物理光学是我校光学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可以选择的三门专业基础课之一。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有良好的光学理论基础。 <X)\P}"L4 0-Mzb{n5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Q4u.v,sE {+67<&g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B\Nbt!Ps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aw*]b.f 9B0ON*`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4}H+hk8- 1B;2 ~2X (三)题型比例: eh9?GUr5 H!IVbL`a{ (1)简答题 约30% P(shbi@ k6bct@7 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3]/CrR_ `DYhGk (2)证明题和计算题 约70% EZ<:>V-_D D;R~!3f./b 主要考查考生在给定条件下,综合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z=>fBb>w7 91]|4k93 (四)参考书目 KfiSQ!{ &>\;4E.O5 (1)梁铨廷,物理光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So1TH% Q a (Sb (2)郁道银,谈恒英,工程光学,下篇,物理光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4月 5Y *4a%" .y
s_'F-]0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E
f\|3D_ 一、 光的电磁理论 +YvF+E 1. 积分和微分形式的迈克斯韦尔方程组,物质方程 GB$`b'x@S 8B GZ 2. 电磁场的波动性, 波动方程,光速,折射率 SoU(fI[6 NW[K/`-CTH 3. 平面电磁波的简谐波形式和复数形式,复振幅和光强度,平面电磁波的性质 NVMn7H}>
j.&dHtp 4. 球面波和柱面波 j-K[]$ :BPgDLL, 5. 辐射能,坡印廷矢量 ogFo/TKM 4t[7lL`Z 6. 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5qIKopL *p(_="J, 7. 反射、折射定律,菲涅尔公式,反射率和透射率 I/(U0`% Fe!MA 8. 全反射,速逝波 hL3up] pZ rCw4a?YS 9. 金属表面的透射和反射 a/V,iCiH MZt#T+b 10.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p|~K V;: k- 二、光波的叠加与分析 }+!"mJx@ IH`Q=Pj 1. 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单色光波的叠加,代数加法,复数加法,相幅矢量加法 +
+L7*1t |?88EG@05 2. 驻波形成的条件和表现特征 76w[X=Fv 2PQBUq 3. 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单色光波的叠加,椭圆偏振光的特征与参与叠加光束的关系 O<$w-( J@-'IJ 4. 不同频率的两个单色光波的叠加,光学拍产生的条件、表达,群速度和相速度 JQKXbsXS Z|_V ;*
5. 复杂光波的分解,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光波分解的特点 WHE<E
rV% |XB<vj07G Y~}MfRE3z Ir JSU_ 三、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WXM$N @}q, ';H7 1. 产生干涉的条件 U,U=udsi ?2"g*Bak 2. 杨氏干涉实验中,观察屏处光强分布的推导,干涉条纹的特点和计算 *y4g\#o. lR %#R 3. 分波前法干涉的其它实验装置 ={BC0, YhH3f VM 4. 条纹的对比度定义,对比度如何受光源大小、光源单色性和两相干光波振幅比例的影响,推导过程,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 V(TtOuv *)Pm 5. 相干性理论。互相干函数和复相干度,时间相干度和空间相干度 Vo"G@W)lZ KiXfR\S~C 6. 平行平板产生的干涉,条纹定义域,等倾条纹计算 `/WxEu3 JzEg`Sn^ 7. 楔形平板产生的干涉,定域面位置和定域深度,等厚条纹计算 j/TnKO }[eUAGhDU 8. 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的方法,近似条件,公式推导和条纹计算 OmBM)g nq_$!aB_K 9. 平面干涉仪在测量中的应用 ;}Jv4Z %X_A# 9 10.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 ;l%xjMcU GSRf/::I}4 11. 泰曼干涉仪和傅立叶变换干涉仪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 O]XRalkEM W<q<}RSn 12. 马赫-泽德干涉仪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 sO) H#G uYeb RCdR 四、多光束干涉与光学薄膜 .M:&Aj)x16 @|(cr: (=H 1. 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干涉光强公式推导,干涉图样特点,条纹锐度 qq!ZYWy2 c%5P|R~g]p 2.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和陆末-盖尔克板的应用 N-l`U(Z~P [lIX&!T" 3. 多光束干涉原理在薄膜理论中的应用。单层薄膜的透射和反射率计算,增透和增反膜工作原理,多层膜的计算方法,干涉滤光片工作原理 !
#Pn_e V~PGmn[V 4. 薄膜系统光学特性的矩阵计算方法。薄膜的特征矩阵,膜系反射率和透射率计算 ?J$k
5; {EZR}N 5. 薄膜波导的传播模式,波导中的场分布,波导的光耦合 {eU>E/SQ #eYYu2ND 五、光的衍射 pq0Z<b;2 jW&*?6< 1. 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Gw)y<h i?B<&'G 2. 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1R_@C.I l8E))oz1T 3. 基尔霍夫衍射公式的近似:菲涅尔近似和夫琅和费近似 QV."ZhL5 = &</)k|.A6\ 4. 矩孔和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装置、衍射公式的意义,衍射图样的特点和计算 `u3kP 8T"L'{ggWB 5. 圆孔的夫琅和费衍射图样的特点和计算 X(Af`KOg[ y={ k7 6. 光学成像系统的衍射与分辨本领的关系,各种成像系统分辨本领的定义和计算 f IV"U UZ/LR 7. 双缝夫琅和费衍射强度分布公式的推导,衍射光强图样的特点,缺级现象的解释 $-DW+|p.?^ g Nz 8.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强度分布公式的推导,衍射光强图样的特点,缺级现象的解释和计算 vgc~%k62c 8/2Wq~& 9. 衍射光栅的工作原理,光栅方程,光栅的色散本领,色分辨本领,自由光谱范围的计算,不同类型光栅的工作特点 Dz hLb8k dZ"}wKbO 10. 圆孔和圆屏的菲涅尔衍射,菲涅尔波带分析法,衍射图样的特点与规律,菲涅尔波带片参数计算 t[k ['<G %o9mG<.T 11. 直边的菲涅尔衍射的基本分析方法 &LM@xt4"^[ YQ+8lANC 12. 全息术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 HpbwW=;V b w1s?_P 六、傅立叶光学 1<h@^s ; x=0Ak'1M 1. 平面波的复振幅和空间频率 2G|}ENC R:P), 2. 单色波场中复杂的复振幅分布及其分解,透镜的透射系数推导,傅立叶积分与光场复振幅分解的关系 ,ng/T**@G ^XyC[ G@[ 3. 衍射现象的傅立叶分析方法,夫琅和费近似下衍射场与孔径场的变换关系,矩孔、单缝、双缝、多缝、圆孔的夫琅和费衍射计算,菲涅尔衍射的傅立叶变换表达 <Y /3U =l2 @'Y Q 4. 透镜的傅立叶变换性质和成像性质,物体与透镜的相对位置不同,透镜后焦面上的光场变化规律,轴上和轴外点物的成像关系分析方法 atZNX1LD[/ ,h5 FX^ 5. 相干成像系统分析及相干传递函数,相干传递函数的推导,方型和圆形出瞳时的相干传递函数 f`vWCb v+EJ
$ 6. 非相干成像系统分析及光学传递函数,光学传递函数的推导,相干传递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的关系,方型和圆形出瞳时的光学传递函数,有像差时相干传递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的形式 Up-^km D7R;IA-w 7. 阿贝成像理论和阿贝-波特实验 L?N:4/0;! 860y9wzU 8. 相干光学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7.{+8#~nV _0 [s] 9. 非相干光学处理及其应用 "@ZwDg` v3~`1MM 七、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 pb<eg, S]E|a@kD3 1. 偏振光和自然光的特点和联系,获得偏振光的方法,马吕斯定律和消光比 O 8 l`1 kFQo[O] 2. 晶体的双折射。寻常光和非寻常光,光轴,主平面和主截面 PtPx(R3 cooicKS7 3. 双折射的电磁理论。晶体的各向异性及介电张量,单色平面波在晶体中的传播规律 [C
ezz5 "kt7m 4. 晶体光学性质的图形表示。折射率椭球,波矢面,法线面,光线面 E08!a NxH%%>o> 5. 光波在晶体表面的反射和折射。确定折射波和反射波的法线和光线方向的方法 0<-A2O), >]Mhkf/=) 6. 典型晶体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 (eT9N_W }q_Iep 7. 偏振光和偏振器件的矩阵表示,几种重要偏振态和偏振器件的琼斯矩阵及计算 =J-&usX "V:RKH` 8. 偏振光的干涉,平行偏振光和会聚偏振光的干涉现象及分析 0kp{`3ce ZDK+>^A) 9. 旋光现象。旋光现象的规律和解释 $W;r S7b ktY 10. 磁光效应 c[6<UkH7
?MRT 11. 电光效应。泡克斯效应和克尔效应的原理和应用 ?S)Pv53>} GOCe&? 12. 光测弹性方法和玻璃内应力测量。显色偏振、四分之一波片法工作原理 W'zI~'K 6C_H0a/h& 13. 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倍频效应、位相匹配和混频效应 NljcHe}Qy 41C6ey 9-Qu5L~ [2!?pVI 数字电子技术考试大纲 T~lHm yBqKldl 1、数字逻辑基础知识 x;&iLQZh skLr6Cs| 1.1 数制与码 KWVl7Kw#e Re;[S[D7 1.2 逻辑函数 FYaBP;@J% {f6~Vwf 基本定律 特别:吸收律、反演律(Morgon’s law); 0d,&) ['c*<f"
D2 几个基本规则: %Bn n\{Az + VhD]! 逻辑函数与逻辑图或反之 aH$DEs jJkc vC8d 1.3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方法 G7#<Jo<8 meD?<g4n~" 1.4 数字信号特征及数字系统构成 s=&x%0f% yEL5U{ 掌握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BCD码及四变量以下的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D@WXE0a r [n vgzv@ 2、逻辑门电路(基本逻辑器件) XJ1<!tl M;X}v#l|XI 2.1、基本逻辑门电路 3jM+j_nR h],l`lT1\ 2.2 TTL逻辑门电路 2,6|l.WFpE ibuoq X` 工作原理、传输特性、基本参数 UDgUbi^v|D w2]]##J 2.3 正负逻辑问题 h"$],= yMe; 3、 组合逻辑电路 =.q8*7UY <QRRD*\ 3.1 基本分析方法:真值表、逻辑函数、逻辑图 <`=(Ui$fD u85Uy
yN 3.2 编码、译码器 'CjcFP HqKD]1 3.3 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 \ci[<CP ";/,FUJJ 3.4 几个常用器件(74148、74138、74139等) }ILg_>uq[ `yua?n 3.5 简单组合逻辑电路设计(阎石书, BWG#W C zqGo7;;# 4、时序逻辑电路 idP2G|Z +Ft@S(IE 4.1 时序电路基本结构与组成,几个基本方程的形式 _Dg|Iz,Uh sG k'G573 4.2 触发器 /-C6I: Ov~>* [ 1)J—K触发器 \QMRuR. k9oLJ<.k 2)D触发器 \oV g(J&o A}(Q^|6 3)T触发器与T’触发器 %D<>F&h N:e5=;6s 4)各触发器的特性方程、驱动方程、输出方程 (Q][d+} / \m3ca-Y 注意:重点掌握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应用,注意触发器的时钟沿,即上升沿触发或下降沿触发。 {-e|x&- KIHr% 4.3 计数器 + Awo\;@, ~e<h2/Xc 1)同步计数器 A@#D_[~ ^q)s 2)异步计数器 V.kRV{43 o"e]9{+< 3)任意进制计数器构成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_(J/$D GUdVsZjz( 4)常用器件(74160~74161等) ?LA`v_ /4#A|;d_ 5)电路设计 "~ eF%}. L{AfrgN 要点:掌握二进制、十进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采用触发器组成,看懂器件功能表 {Z{!tR?+ rIZ^ix-N 分析方法: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时序图, md`"zV 8k
-l`O~ 4.4 移位寄存器 DmpG35Jk -k"5GUc| 1)串行移位寄存器 o[E|xw &Uu8wFbIJ 2)并行移位寄存器 ubQZTA x 1;N5@0%p 3)双向移位寄存器 =^S1+B
MY- z~O:w'(g 要点:理解寄存器工作原理,分析移位过程,掌握寄存器构成 !1cVg
ls| sAfNu~d 4.5、脉冲产生与形成电路 Y>2kOE 4-veO3&.h 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原理及应用,555器件应用 MY"8! QO(P_az3mg 5、A/D和D/A转换器 }D\i1/Y /#xx,?~xx0 5.1 D/A转换器 y ZR\(\?< 'n4$dv%q 1)单极性D/A转换 ;{hE]jReH 2qxede 2)双极性D/A转换 9L9+zs3k !,zRg5Wp4 5.2 A/D转换器 6y+}=)J ?kKr/f4N 1)转换原理 v3/l=e?u *wD| eK7 2)几种形式的A/D转换 y=spD^tM8 , UiA?7k 要点:掌握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基本参数的意义和输出量的确定。 0s'H(qE,_ @Rp#*{ 三、应用 MiB}10 $PE{}`#g 1、基本电路分析 sxFkpf_h 40)Ti 2、2、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常用器件应用(书中列举的)。 %AnqT|\#, WG=~GDS> 3、数字电路综合应用 ;j^C35 %1^E;n tEE4"OAy 5}MjS$2og 四、说明:1、以上范围仅供参考,如有变动,不再通知。 1<TB{}b
Z 0; BX 2、主要参考书:康华光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r;
pS_PV ]p5]n*0X 3、练习:各章节例题、习题。 VYC$Q;Z QdtGFY4f, 4、复习内容顺序与书中章节次序有所不同。 pRrokYM
d CZ4Nw]dtR yhJA{nL= 量子力学考试大纲 "Q< ,3~[cE<4 w:+wx/\ cH>3|B*y 一、主要参考书:曾谨言,《量子力学》,上、下册,1981,科学出版社。 N~t4qlC/ '&42E[0P 二、复习参考范围 Bq4^nDK #9FY;~ 上册: I@jXW>$ j'M=+ 第一章 量子力学发展简史 \PJpy^i Zm+QhnY| 第二章 波函数与波动方程 }{S
f* AaX][2y8 第三章 一维定态问题 W&`{3L 1Q>D^yPI[ 3.1、方位势 |';oIYs|$ -jdhdh (1)无限深势阱:分立谱 tX@G`Mr( 5eJMu=UpR (2)有限深对称势阱:宇称 ilr'<5rq sm9/sX! (3)束缚态与分立谱的讨论 5vo5t0^o $-ICTp 3.2、一维散射问题 P'Diie ILyI%DA & (1)方势垒的穿透 TQ&1!~L* 5g\>x;cc (2)方势阱散射 ;V)jC ayK?\srw 3.3、一维谐振子 J*FUJT N6UPD11}6 3.4、周期场中的运动 fs,]%g^ v_L2>Pa. 3.5、均匀场中的运动 %(YU*Tf~ Wkj0z]]? 第四章 力学量用算符表示 5R}K8"d
_CImf1 4.1、算符的一般运算规则 N3$%!\~O i2&I<: 4.2、厄米算符的本征值与本征函数 4157!w'\y "
.<>(bE 4.3、共同本征函数 7Adg; o>i@2_r\&H 4.4、连续谱本征函数的“归一化” 6haw\ * VV$4NV&`Q 4.5、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及表象变换 +L
U.QI' PL|zm5923 4.6、狄拉克符号 Sk7sxy<F' wS+ekt5 第六章 中心力场 r<9G}9 \S]` { kY, 6.3、库仑场:氢原子 VqL#w<A% e<+$E%"7hS 6.4、三维各向同性谐振子场 U!O"f P1qQ)-J 第八章 自旋 ,`,1s9\&t 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