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舞者 |
2016-01-03 13:43 |
50mm双高斯镜头
学习光设已经半年了,这两天趁着放假试着优化了一个50mm双高斯镜头,设计之初原本的想法是利用对称系统的特性,只考虑校正球差、轴向色差、像散和场曲。但是在优化的过程中,主要是球差始终难于减小,按照双高斯的像差特性,较薄透镜的弯曲可以校正球差,在优化过程中专门针对球差进行校正,诚然可以使球差变得很小,但会使系统产生严重的不对称,镜片的半径过小,产生其他像差。轴向色差由于更换了胶合面两边透镜材料,结果倒还可以接受。其次是场曲,按照双高斯镜头像差特性,厚透镜结构的变化应该可以改善,但是在这次优化过程中,场曲的变化不大,没有减小到合理的范围,是否因为在评价函数中设置玻璃厚度不够造成的,没有达到校正场曲的要求。关于像散,在优化过程中,主要关注两个厚透镜之间的间隔,相对场曲结果还能接受。关于像质,从传函的要求30lp/mm@0.5和50lp/mm@0.3,似乎达到了,但是,从弥散斑、波前差和点扩散函数等评价标准来看,像质依然很差 。。。先就说这么多了,我把优化的源文件上传上来,希望各位光设的前辈能给指导一下!(对了,渐晕系数是我自己加上去的) X8=sk $NhKqA`0 [attachment=67106] C!aK5rqhv C~a-R# [attachment=67107] x'wT%/hp fF} NPl [attachment=67108] bol#[_~ N5:muh
\
[attachment=67109] *,d>(\&[f xYCX}bksh [attachment=67110] ^gD%#3>X A1(=7ZKz [attachment=67111] !{L`Zd;C>w v(2|n}qY -l`1j6 UP}5E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