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光学镜头设计 -> 一路走来,我在哪里?我们又在哪里?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  1   2   3   4   5  >>  Pages: ( 5 total )

王小六 2016-08-18 07:20

一路走来,我在哪里?我们又在哪里?

学习了
lianyetuotao 2016-08-23 19:52
设计上不见得领先,加工上倒是远远领先了,所以你看到的日本镜头好不少.
热汤乌冬面 2016-10-28 17:51
兜兜转转才算入门,看到资深人士的文章,受益良多啊
风火山林 2017-02-21 14:41
论坛上少有的好贴,有争议才有真相。通篇阅读后,回头再慢慢揣摩下。 %yr(i 6L  
janmei2003 2017-03-02 11:08
罗宾好,仔细看完你回复的所有内容,真心佩服你的钻研精神和责任心,以及无私共享的精神和设计理念!想请教如何用赛得尔系数校正相差,希望不吝赐教!!
汪磊 2017-03-16 19:51
非常感谢。楼主。谢谢。
亿_光年 2017-03-20 13:59
感谢分享!
海华hai 2017-03-25 20:54
目前都听不懂,刚踏入这行
星海 2017-04-27 14:01
跟你完全一样的经历!!!我才刚毕业,刚开始,一样迷茫自学中。。。。学习能力估计只有你的三分之一,不知道怎么办
小葱 2017-06-14 15:06
值得好好思考
jsmcu 2017-07-31 21:02
真的很不容易 'K8emt$d+  
淡小疼 2017-08-03 10:23
大神…
huppert 2017-09-21 15:24
作为一个刚涉足光学的本科生,全篇文章看下来,似懂非懂的感觉,总的还是受益良多。我相信楼主主平面的计算这个说话。我没做过什么设计,但我清楚一个好的初始结构的确能更好地完成设计。那何为好呢?相信就是在理论计算下的推导。 d^.@~  
我读过PW法以及高老师的计算方法,深刻认识到光焦度分配以及赛德尔函数的重要性;也正是这些理论指导指引我成功完成一个简单的定焦镜头设计。陶老师的变焦虽还没看,不过待我有更坚实的基础后,我必定会更努力学习。 |K7zN\ Wq  
楼主提醒一位刚毕业想进光学的同仁三思而后行,在读之前我也是不敢轻易踏进光学大门,不过我现在坚信这是我们的时代,如果所有人都不敢踏入,那光学该何去何从。 Uiz#QGt  
最后我想说,中国光学之所有没有国外发达。一是缺乏国外的资源。国外文献更新速度比国内快很多,许多光学小伙只能看着几年前的资料,谈何进步。二是门槛高,无数希望在光学领域发展的有志青年都被进门门槛击倒,一句没经验便一棍子打死。老师傅的技术不轻易传授,剩下无经验的人才纷纷投靠其它产业。三则是思维固化,就如楼主带着先进的思想来论坛讨论,引来的不是共鸣,而是一大堆怀疑,质疑。键盘侠如果自己有能力请拿出来,别在一个劲地怀疑。这里是光学圈,不是娱乐圈。 O=A(x m#  
各位共勉!!!
heilong2017 2017-09-21 17:15
明灯!
dazhihello 2017-10-19 20:06
好文章
zhoutao 2017-10-27 21:17
再接再厉,好好提高自己理论水平
yinge丶 2017-11-06 16:13
理论结合实际
805301489 2018-02-08 22:12
作为一个多年的设计师,我觉得理论大多都是拿来吹牛皮的,其设计潜力和zemax、codeV相比太落后了,很多会软件的人都是只懂皮毛而已,连自己写宏文件都不会,还谈什么理论
laser-lily 2018-03-13 16:45
我也想加入镜头设计这行,但是一直没有入门
jsmcu 2018-03-24 09:20
写的特别好
liang153 2018-03-26 16:34
记得很久前看过的帖子了,今天特意找出来再看了一遍。受益匪浅,谢谢分享。
蟑螂换豆沙包 2018-03-28 18:38
楼主说的:变焦的灵魂在其曲线,曲线的灵魂在其思想,而非其计算。真是振聋发聩,思想从学习积累和不断思考中来,经验使人聪慧
qq632323423 2018-04-09 09:57
厉害了,支持
ylysm35 2018-04-11 19:20
楼主写的不错!
jigsaw 2018-04-17 11:42
楼主天资聪慧,又有幸得高人指导,现在是大神级别了吧
liqiuguo 2018-09-02 17:36
thanks a lotthanks a lot
hs507xxx 2018-10-04 15:52
带着公差去思考问题,设计之初要兼顾设计之尾,闭环设计。
小乓 2018-10-11 17:10
看来我看帖子的时间比较晚,新手接触光学,共勉
黃山 2018-12-07 16:18
一路走来,我在哪里?我们又在哪里
小鲤鱼泡泡 2018-12-17 17:27
差不多都看完了。楼主很好,能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与人分享。我才进入镜头设计行业,上面的内容对我很有启发,不只是理论、经验,还有楼主表达的思想,确实我们应该像该领域成功的国家学习。鉴于我现在在学习定焦、低像素的镜头设计,书本上的内容、还有论坛里大家的讨论,已经够让我好好思考了。对楼主说的变焦的不怎么有感受,相信以后接触了再回过头来看,又有一番启发!
jsmcu 2019-03-14 12:07
精华帖,三年前看了一便,现在回头在看,深有感触
liqiuguo 2019-05-21 16:39
学习下学习下
didiao136 2019-05-23 19:22
谢谢,学习了!
张泽平 2019-11-15 21:29
哪一个方向想吃透都得下功夫
xtzxwwb 2019-12-31 16:06
看了部分讨论,深有感触,从业四年,前两年在一家镜头厂工作,光学设计没师傅带,全靠自己摸索,所有理论重刷一遍还是眼高手低。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和自己的坚持有关,还要看其他人是否愿意教你,环境允不允许。
箜尘april 2020-01-19 16:52
才看到这么一个神仙贴
hs507xxx 2020-01-22 13:58
遥远的路:我不会日语,以后学会了希望能翻译一些吧。 (2015-07-25 13:46)  w6-A-M6hD  
%y{f] m  
楼主, mr4W2Z@L  
       我没有做过变焦设计,看了你们这么多年的讨论,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觉得,在变焦设计过程中,除了合理分配光焦度,还有就是看变焦过程中整个镜片组所在位置的走势。 fpDx)lQ  
       在补偿镜头设计时,我们移动镜片微小量,所以在小区间内,镜片的补偿灵敏度是个定值。而变焦镜头,他的行程是个很大的范围,意味着他对像差的灵敏度是变化的。 0L ^WTq  
       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要评估这个灵敏度变化范围内的趋势是如何的,是递增递减还是二次曲线等等。 5yh:P3 /  
      只有两个变焦组的趋势是接近的,才能在整个变化范围内去匹配,这样就算是拟合几个点的变焦曲线也是合理的。 hJkSk;^  
       如果两个变焦组,他的灵敏度曲线特性都不一样,那样去他整体匹配,就毫无逻辑了。 T;4& ^5 n  
       至于如何看变焦透镜的灵敏度变化趋势,第一看的是在镜头中,对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改变趋势。要结合入射角和出射角,然后自身的焦距,来判断他是出于一个什么区间。如果两个变焦透镜组处于的区间不一致,其变化速率和趋势就会存在问题。相当于在优化几个点时,他的灵敏度完全互补,但是在其他点时,灵敏度互补后存在巨大残差。 A<1:vV  
       综合,还得综合评估该两个镜片组公差影响趋势和自身的调试趋势,是否能够匹配起来。 =u*\P!$  
      其实总的来看是综合评估镜片组的光焦度,至于如何评价,要么有着经验公式,要么就评估该镜头中镜头组的变化灵敏度是否合适,这个是可以快速评估的。毕竟在局部特性一致的情况下,他的变化趋势是可以估算的。 aZk/\&=6  
遥远的路 2020-02-13 04:57
hs507xxx:楼主, l/wdu(  
       我没有做过变焦设计,看了你们这么多年的讨论,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觉得,在变焦设计过程中,除了合理分配光焦度,还有就是看变焦过程中整个镜片组所在位置的走势。 cl`!A2F1G#  
       在补偿镜头设计时,我们 .. (2020-01-22 13:58)  pX\Y:hCug  
zZhAH('fG  
额,其实,你说的跟我以前做的可能有点不一样。以前我们计算变焦聚焦的曲线,只要能计算出连续曲线,变焦过程中聚焦群又能补偿空气间隔所带来的的像差(我的理解吧),那这个变焦镜头就是能做的。你可以看看我最近写的新帖子,做初始结构的和改善公差的,可以了解下,
遥远的路 2020-02-13 04:59
jigsaw:楼主天资聪慧,又有幸得高人指导,现在是大神级别了吧 (2018-04-17 11:42)  ;RElG>#$  
2fa1jl  
几年没怎么做设计,以前的设计和计算方法忘了很多,不过现在又有很多进步了,大神级远远算不上,厉害的人还是挺多的
林栖者 2020-04-08 11:09
认真的拜读完这篇文章,毕业五年一直在光学行业磕磕绊绊,感谢楼主分享,很多时候我都会吐槽公开资料太少,甚少反思自己有没有静下心来钻研突破设计水平,有没有全心全意投入到设计中去,并自得其乐,希望自此以后尽自己所能的也分享自己的一些设计心得。
a755475490 2020-04-08 14:08
优秀文章,支持!
zycxjl 2020-04-11 12:55
,好东西,多谢。
楚静竹 2020-06-06 09:52
楼主我以前试过自己写代码分配焦距,但最后转化为透镜的时候都效果不怎么好,当时的主要体会就是根本不知道主面在哪里,前后间隔瞳距根本没有基准,感觉都白算了。 7R{(\s\9:  
楼主可不可以私发一个大概的思路或者看过的文献。我不硬嫖你的成果,给个思路让我自己写的出来代码就可以。 b14WIgjsl  
感觉国内的文献主要都是上世纪国内计算机不普及的时候用的低计算量算法,能凑合引进思路作为开启者已经不错了,只是可惜后续有了计算机以后也没有人开拓下去把原先的理论改成完全体,于是就这么一直糊涂下去了。
daxingyang 2020-06-06 16:43
深度好文章,论坛的讨论也很精彩,相见恨晚!
ljynrr 2020-09-02 15:41
受教了
谭健 2021-02-03 18:21
共同学习 进步
谭健 2021-03-01 12:48
砥砺前行 ,明天会更好!! M9J^;3Lrh  
ds1234567 2021-03-04 15:25
可能设计过变焦的大咖很忙,与楼主对话的基本没听懂中日差别,楼主说日本师傅的方法他不能讲,可他又希望我们能追上日本,他很纠结。那么,给我们发一些资料。
looksea2015 2021-03-16 12:59
文章写的很好
qiuyu 2021-06-18 10:10
优秀文章,支持!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一路走来,我在哪里?我们又在哪里?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