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hoenixzqy | 2014-07-22 07:41 |  
| 当今,PWC方法的价值
PWC算法很多人还在学习、研究,而且希望能编写程序,自己建立初始结构。愿望是美好的,也很值得追求。但思路是否合理,方向是否正确呢? V*65b(q) 3+YbA)i;
 说一下我对PWC的认识、理解。 r$nkU4N'
 dL;HV8z^
 PWC方法,应该说是从前苏联传播到中国的。 MonS hIz
 赛德系数,在计算已有系统的初级像差时,非常方便,然而,没有将初级像差与结构参数直观的结合起来,因此,PWC方法就出现了。 A8?[6^%O|
 其实,其他很多国家,并没有PWC方法。不过有都类似于PWC的方法,当然,方法各有优缺点。前苏联总结了很多数据表格,用于设计;有些国家讲述的方法,主要是总结形状对像差曲线的造成影响的规律,简单的结构,由他们的求解方法求出,复杂的结构,有时是根据经验建立光路之后,根据赛德系数和真实光线追迹,不断微调系统,得到最终结果。 ;RN8\re
 这些,在60-70年代之前,发表的论文上,都有论述。 X QbNH~
 X;fy\HaU
 对于没有大型计算机、及光学软件的时代,我认为,PWC是较好的一个方法。因为可以定量计算,根据特定步骤,建立初始结构,操作起来也比较规范、方便。而其他国家采用的方法,在没有光学软件帮助下,相对来说,达到目标的过程比较曲折,也更需要经验和技巧。比如一个简单的双胶合,PWC可以查表找出合适的玻璃对。而对于其他方法,玻璃是要事先自己选择,确定好的。 `Y3( ~~YGn
 ilEi")b=
 其实,即使是PWC方法,在火石、冕牌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也是很有讲究的。因为不论哪个在前,都可以得到需要的P和W以及C。所以,单从PWC计算上来讲,无从选择。 *M~.3$NN
 有人认为,冕牌在前的玻璃对选择,就肯定好。其实不然。虽然冕牌在前的组合方式,透镜弯曲形式比较容易加工。但光学设计并非仅仅是初级像差校正和加工是否方便之间妥协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很多。在掌握PWC方法之外,其实还需要很多额外的经验和知识需要去掌握。 tLX,+P2|
 #Ws53mT
 这个,后续帖子,会举例说明。 5M?mYNQR/H
 (;6s)z
 软件出现之后,尤其是像codev、zemax、oslo这些软件出现之后,在实际设计中,对PWC的掌握,或其他国家采用的初始结构建立办法,到什么程度,才是最恰到好处,最节约时间,而且最有利于理解设计、最好设计呢? 73DlRt
*
 软件出现了,而且有大量的镜头数据库。有些人就觉得PWC没有用处了。可以软件优化,也可以直接抄袭、模仿镜头数据库。 ]TK=>;&
 t&c&KFK)I&
 我认为,在建立初始结构、优化光学系统的时候,PWC仍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已经不是根据PWC方法计算出初始结构的精准数据了。而是根据PWC的思想,根据经验建立光路,并分析初级像差、指导软件优化过程。从这一方面来说,其他国家采用的方法、思路,就已经显现出优势了。尤其是再结合光学软件做设计的时候。 T$b\Q
 <jd/t19DB
 做光学设计不是亦步亦趋的去学习现有的、别人的方法。要思考,要找到新的思路,在原有方法基础上发现新的方法。 gOE_
]
 5RA<Z.
 今天早上就写到这,后序还会关于PWC发帖。 G8NRj9k?
 Hbr^vYs5
 最近公司事情多了一些,来论坛不是特别多。后续有时间了,都会把这些问题拿出来讨论一下的。 k@qWig
 !Q[}s#g
 比较仓促,有错误请及时指出。多谢! Ysk,w,K
 ag]*DsB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