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us Rift头戴显示器
本文由 RoboPeak 团队陈士凯完成,RoboPeak 是由一群工程师和新媒体艺术家组成的硬件创客团队,致力于将机器人技术融入生活当中。本文是陈士凯对 Oculus Rift 虚拟现实眼镜的详细使用体验与产品畅想。 -{.h\ HP1X\h!Ke
[attachment=54196] ,|=iv 1. 简介 wpJ^}+kF ^2P;CAjj-
去年 8 月的时候,我经好友介绍,了解到了当时正在 Kickstarter网站上募资的 Oculus Rift 虚拟现实眼镜项目 (后文简称 Rift)。虽然那个时候 Kickstarter 上的项目页面中并没看到 Oculus Rift 眼镜的实物,不过看过五分钟不到的演示视频的后,我便迫不及待的想预定一台了。 %@)U/G6s} $H
%+k?
[attachment=54197] Y>c5:F;
图: Oculus Rift 在 Kickstarter 上的募资页面 C _k_D 与目前同样被广泛关注的 Google Glass 不同,Rift 是一款虚拟现实 (VR) 的头戴式显示器。在带上它之后,使用者将看到的是另一个虚拟的世界,并且通过双眼视差,使用者会有很强的立体感。此外,由于 Rift 眼镜当中配有陀螺仪、加速计等惯性传感器,可以实时的感知使用者头部的位置,并对应调整显示画面的视角。这样一来用户就仿佛完全融入在到了这个虚拟世界当中。 \v B9fA:* K.c6Rg
[attachment=54198] 'bd=,QW 图:Rift 将电脑中的虚拟场景展现给用户 ZfF`kD\
[attachment=54199] &ij^FAM 图:Rift 配备的惯性传感器感知用户头部的姿态信息,来源:Oculus Rift SDK 文档插图 GZ-n!
^ 自然不难想象,Rift 的最佳应用之一就是电子游戏。虽然目前各类游戏已经可以渲染出以假乱真的 3D 场景,但是由于玩家仍旧是盯着一个有限大小的显示器看。相比如果使用这类虚拟现实眼镜,相信可以极大增强玩家的现场感,多少可以体验到像电影 Matrix 中那样后脑插上电缆,就可以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吧! xQcMQ{&; 从技术上来说,虚拟现实眼镜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相关的研究领域十几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类设备开展研究了。不过在 Rift 问世之前,这类设备往往不是售价昂贵就是性能不足,难以带来逼真的虚拟现实。 C: TuC5Sr ZnxOa
[attachment=54200] \Mh4X`<e
图: 美国军方使用虚拟现实眼镜对士兵进行训练。(来源: Wikipedia) 7zi^{] 而 Rift 相比他们来说显得非常“亲民”。当时在 Kickstarter 上赞助一套完整的 Rift 眼镜开发者套件是 $300,而对于身在中国的我,需要额外 Pledge $30 作为快递费用。因此当时“订购”一台 Rift 眼镜的价格就是 $330,约合¥2032。 S<)RVm,!e 这个价格相比其他动辄上万的专业级别 VR 眼镜来说便宜了不少。但如果单从价格本身来看,可能还是会觉得这个定价偏贵,更何况 Kickstarter 项目并非是购物的过程。赞助者需要承担项目今后夭折而颗粒无收的风险。 X,Q6 不过在我比较了目前市面 SONY 的另一款相似的 3D 头戴式显示器后,觉得这个价格还是很合算的。虽然 Rift 的显示分辨率比 SONY 的产品略低,但是 Oculus 官方宣称他具有 110 度的视角,并且带有头部姿态传感器。而 SONY 的眼镜则只有 45 度的视角,并没有姿态传感器来实现虚拟现实的应用,但价格却在¥5000 以上。 (W{ rv6cq INeWi= 1
[attachment=54201] GNj/jU<o! 图:Oculus Rift 宣传视频中宣称的 110 度视角 :$u{ 经过了半年多的等待,Oculus 团队不负众望陆续将 Rift 开发套件送到了全球各地的赞助者手上。我也在今年 4 月底收到了等候多时的 Rift。 9^=t@ 那么 Rift 到底用起来感觉如何?接下来我将向大家分享我的使用体验。并且由于我本身对电子制作和机器人有浓厚兴趣,因此本文也将花一定篇幅探讨 Rift 背后的技术实现以及针对他进行扩展应用。 FeincZ!M 8O}A/*1FJ 2. 开箱照 d60Fi#3d fM
zAf3 我的 Rift 是从香港寄来的,快递使用的是 EMS。打开纸箱后就会看到 Rift 定制的黑色箱子,感觉很专业: zS>:7eG [attachment=54202] 3L\s8O 打开箱子后就可以看到 Rift 整机、说明书、连接线和其他配件: "J0Oa? C'xU=OnA8
[attachment=54203] cfQh 在说明书中列出了套件中的所有物品清单,可以看出 Oculus 很用心,还准备了两种不同长度的 HDMI 连接线。另外箱子中也包含了不同国家的电源插头转接头,同时还有为不同裸眼视力人群准备的可拆换镜片(后文将具体介绍)。 tleK(^ Vf\?^h(tP
[attachment=54204] ~]D\&D9=? 一套完整可以工作的 Rift 套件包含如下的部分:Rift 眼镜(显示器),眼镜驱动器盒子、电源适配器、连接电脑用的 HDMI 和 USB 线缆: "m\UqQGX bsmoLT
[attachment=54205] {{#a%O Rift 真机相比之前宣传的概念图有所变化,外壳的圆角取消了,并且感觉体积略大。不过重量控制的比较好,戴在头上不会有明显的负重感。 @[Jt~v 做工上我认为只能算中上水平,不过要知道对于一个之前没有涉足硬件制造的团队来说,半年内生产出上万的批量合格产品绝非易事。 8Y;zs7Y 在早先的 Oculus 进度通报邮件中提及,目前所有的开发者套件均由深圳的工厂负责代工。 {
?1mY" S]e~)IgO 3. 使用过程和体验 2*UE&Gp 71.:p,Z@z 连接与供电: S'H0nJ3 :pV("tHE Rift 本质上说是一个接受 HDMI 和 DVI 输入的显示器,同时也是一个可以检测空间姿态信息的 USB 设备。所有与电脑连接的接口都设计在了 Rift 驱动器盒子上: jd*%.FDi{ n!EH>'T
[attachment=54206] %V" +}Dr 图:Rift 驱动器盒,与 Rift 眼镜采用固定的电缆连 LMhY"/hAXa
[attachment=54207] 1V?Sj
图:驱动盒的接口,依次为:HDMI、DVI、Mini USB 和 5V 直流电输入 emDvy2uA# 控制盒的另一侧是各类控制按钮,包含电源控制和对画面亮度、饱和度的调节。 PY3Vu]zD [attachment=54208] O7#}8-@}<u 在使用时,用户必须将电脑的 HDMI 或者 DVI 之一的信号连接到 Rift,同时还需要连接 USB 线缆,以及一个用于供电的直流电适配器: n3@g{4~ sou$qKoG01
[attachment=54209] * y"GgI 图:Rift 需要 5V 1500mA Max 的额外供电 W:N"O\`{m 从接口上来说还是比较繁琐的,这也限制了 Rift 使用的便携性。普通用户无法带着 Rift 在户外或者没有交流供电的环境下使用。之所以需要额外的直流电适配器,我认为是因为 Rift 自身功耗较大,无法直接通过 PC 的 USB 口获取足够的电流。在本文后续部分我将具体探讨这一话题,以及改造的可能。 C`K9WJOD 将 HDMI 和 USB 线与电脑连接后,通过控制盒上的电源按钮可以开启眼镜: S0o,)`ZB `peJ s~V
[attachment=54210] y^+[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