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12-04-16 11:42 |
潘建伟:越来越近的“量子梦”
今年以来,我国在量子信息应用领域的一系列创新探索引起国内外关注。2月21日,全球首个“金融信息量子信息验证网”在北京正式开通;3月30日,全球首个规模化量子通信网在合肥正式建成使用。从中国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的量子物理研究,到积极实现产业化的量子信息应用,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名字:潘建伟。 vK[v
eFH ^Osd/g 潘建伟,42岁,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回顾二十多年来的“量子之路”,这位我国目前最年轻的院士说:“我们这一代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个‘中国复兴梦’,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而我选择的方式是研究量子物理。” {^2({A#& G}Q}H* 1987年,17岁的潘建伟从浙江东阳中学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作为四大力学之一的量子力学,因其“充满悖论”而引起了潘建伟的好奇心,并引导他逐步走上了量子物理研究之路。 v GulM<YY \5j22L9S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国内的量子物理研究还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潘建伟进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国际量子物理学大师塞林格教授带领下的科研小组里,潘建伟逐渐崭露头角,1997年以他为第二作者的论文“实验量子隐形传态”获选当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 oC^z_AtZ pIM*c6 但成为国际一流学者并不是潘建伟梦想的全部。2001年,潘建伟在导师的不解中回国,开始在母校中科大组建量子信息实验室。经过近十年来在人才、设备、软件等方面的探索与积累,“潘建伟团队”的科研成果已分别5次和4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跻身国际量子信息研究最前沿的三个实验室之一。 rin >r0o F&>T-u-dog 经过全球近二十年来的研究发展,量子信息已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通信和计算机的支撑性技术,并在目前进入了早期产业化阶段。如何抢占这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的新兴产业制高点,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一大热点。 '33Yl+h ,APGPE}I[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与欧美科研机构在经费、市场空间、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相比,我们发展产业化在部分方面已经开始拥有优势,这是非常好的机遇。”2009年5月,基于潘建伟等人的科研成果,中科大发起组建了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为我国量子信息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z{7,.S
u )&g2D@+{ 2009年,该公司为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庆典提供了实时语音加密的量子通信热线。2010年7月,全球首个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在合肥启动建设,通过“潘建伟团队”一年多的努力,具有46个节点的“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于今年3月底正式建成使用,可为合肥市四十多家单位提供高安全保障的实时语音通信和信息传输服务。 ?w c3+?\J :*^(OnIe 目前,北京、济南、乌鲁木齐等城市也正在建设城域量子通信网,未来有望联接形成全国性的广域量子通信体系。而通过“潘建伟团队”正在实施的另一个重点项目“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5年之后中国与欧洲之间将有望实现洲际量子通信。 hVTyv" Q#d+IIR0gK “基于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可以发展实用化,从实用化过程中涌现的有些技术又可以用于基础研究,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良性的正反馈。”潘建伟说,各界给予了自己很大支持,“我想我们将来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 ~2;&pZ$ qP%Smfp6 “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再干20年,我计划花5到10年做量子通信,剩下的时间去做量子模拟。”而最让潘建伟欣慰的是团队的成长,“近几年我们实验室送出去的学生有80%学成后选择回国,国内科研平台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比如现在回来的人正好比我小10岁左右,他们将是国内量子信息研究新的力量来源。” q(w1VcLZ R|cFpRe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