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光行天下 -> ZEMAX,OpticStudio -> 【红外】有谁自己计算过ZEMAX中的YNI值 [点此返回论坛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打印本页]

sansummer 2012-04-06 12:42

【红外】有谁自己计算过ZEMAX中的YNI值

在红外制冷系统设计时,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冷反射的控制,关于冷反射,有个很重要的参考量是YNI,在zemax里YNI的定义为: *>R/(Q  
|$i1]Dr6  
YNI#paraxial. This number is the product of the paraxial marginal ray height times the index times 60SenHKles  
the angle of incidence at the surface defined by Surf at the wavelength defined by Wave. zjhR9  
P-*R N   
也就是近轴像高乘以折射率乘以入射角。 _'o^@v:  
2gNBPd)I  
ZEmax或者codev可以直接算出次数,但是有人自己算过吗?我今天试了试好像没算对,下面的图里我通过操作数分别得到了边缘光线在第一面的高度,折射率和入射角,但是计算的结果和zemax直接提供的有出入。 FL*w(Br.  
p5D3J[?N  
请教各位高手看看问题在哪儿? %E=,H?9&>  
=h1 QN  
M 2U@gC|{  
[attachment=40688] mSqk[ Ig\  
1[,#@!k@  
(点击应该可以有大图吧)
sansummer 2012-04-06 12:45
我算这个的目的主要是zemax对于narcissus分析的能力不如codev强,codev里可以得到YNI、I/IBAR 和NIR的值,这样对于冷反射分析更有效,我想自己做个宏语言,但是目前对于YNI的计算不得要领。大伙帮帮忙
kimclps 2012-04-09 16:08
手算過YNI值,Zemax的結果是正確的。 M`f;-  
>H]|A<9u(  
第一面推測是虛設面,第二面才是鏡片的第一面吧? &Cn9 k3E\R  
如果以上推測正確的話,樓主可能有兩個地方是錯誤的, 2+hfbFu,1  
2v; 7ohK  
(1) RAID並不是近軸值,而且也不是YNI中定義的I角 ag*Hs<gi  
(2) N=1.0而非4.00319[4.00319應為第3面的N值] ztt%l #  
ch_aoman 2012-05-28 11:09
这里的入射角应该是从探测器反向追迹的光线的入射角,也就是正向的出射角度即用FRED操作数,同样第二面的折射率应该是1,利用这种方法算出的YNI与ZEMAX提供的有不到0.1的差别,具体差别在哪儿,请大家讨论下,
sansummer 2012-05-29 20:03
ch_aoman:这里的入射角应该是从探测器反向追迹的光线的入射角,也就是正向的出射角度即用FRED操作数,同样第二面的折射率应该是1,利用这种方法算出的YNI与ZEMAX提供的有不到0.1的差别,具体差别在哪儿,请大家讨论下, (2012-05-28 11:09)  7Mb t*[n  
SbNUX  
还真是有不少做红外的同道中人呢,最近我在做制冷变焦,对于冷反射真是没什么折,只能约束yni,然后优化一阵就去codev里看看结果,麻烦死了,等弄完这个一定好好研究一下
翔羽子 2012-05-29 21:11
干嘛不直接用codev设计呢
sansummer 2012-05-30 14:54
翔羽子:干嘛不直接用codev设计呢 (2012-05-29 21:11)  J7] 60H#P  
s7.*o@G  
对CODEV不熟悉啊,而且往往我的F数小于1时,我觉得codev做的结果貌似有点问题。 MOeLphY  
]<?)(xz  
等过一阵子我自己学学codev的基本优化
sansummer 2012-05-30 15:11
今天闲了下来自己用一个简单的透镜算了算 6OW-Dif^AG  
`GWq3c5  
[attachment=41810] EQhV}9  
Qg.:w  
基本上是一样的,这样就好啦,可以往下进行了,接着开始算I/IBAR和naricissus intensity ratio了
中华卫星 2019-12-30 18:25
ZEMAX 和 CODE V的计算是一致的。
查看本帖完整版本: [-- 【红外】有谁自己计算过ZEMAX中的YNI值 --] [-- top --]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 网站统计